人海战术不可不用,看乌克兰战争被美军带入沟里的中俄陆军改革!二战结束时,苏联陆军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了一个独特且重要的位置。1945年,苏联的陆军兵力规模达到947.4万人,这不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庞大,更是对其战斗力和影响力的最好体现。

经过二战的洗礼,苏联陆军不仅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装备,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战后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苏军以其密集的防线和卓越的战略部署,成功推进到柏林,最终促成了二战的胜利。

1946年,苏军进行了重大的编制变革。这次变革标志着苏联军事结构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坦克军和机械化军被改组为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这种新的编制不仅提高了部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也使得苏军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形成了方面军—集团军—师—团的组织架构,这种层级分明的架构使得指挥和协调更加高效。虽然作战模式与二战时期大体相同,但在攻势时苏军会展开16条步兵散兵线,这种战术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突击能力和战场适应性。

进入60年代,苏军的陆军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摩托化步兵师的兵力从9800余人增至12700余人,装甲运输车的数量从254辆增至470辆,这种扩充不仅增加了部队的防护能力和火力支援,也显著提高了他们的机动性和战斗持久力。坦克师的兵力也增至11620人,这种增加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使得苏军在这一时期的战斗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到了80年代,苏军达到了其鼎盛时期。东欧前线部署了30至40个师,其中东德的部队包括10个近卫坦克师、3个坦克师、7个近卫摩托化步兵师和7个摩托化步兵师,这种大规模的部署显示了苏军在这一地区的强大存在和威慑力。基辅军区也拥有5个近卫坦克师、3个近卫摩托化步兵师、3个坦克师和5个摩托化步兵师,这些部队不仅数量庞大,且装备精良,显示了苏联在冷战时期对欧洲战场的重视和准备。

在与北约的常规部队对比中,苏军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北约的部队包括西德的8个装甲师、1个装甲掷弹兵师、1个山地师,美军的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步兵师,比利时的2个机械化步兵师和英国的3个装甲师。虽然北约的部队在质量和装备上也非常先进,但在数量和动员速度上,苏军具有明显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初期,华约可以迅速动员大量的部队,并利用其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数量优势,对北约形成强大的突击能力。苏军的战术在短期内表现出强大的突击能力,装备多而人员相对较少,这种战术使得苏军能够以牺牲第一波攻击部队为代价,迅速突破北约的防线。

1969年,中苏冲突暴露了苏军在远东地区的后勤问题。尽管苏联在远东拥有80个作战师,但中苏边境地形复杂,使得苏联难以发动闪电战,后勤部队也难以维持长时间的补给线。这种后勤问题限制了苏军的战斗力,使得他们无法在远东地区像在欧洲战场那样发挥出全部实力。中国军队利用地形优势和游击战术,成功地应对了苏军的进攻,这也反映了中苏之间军事对抗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苏联陆军在二战后及冷战时期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他们在世界军事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从1945年的辉煌,到1946年的编制变革,再到60年代和80年代的力量增强,苏军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威慑能力。

1986年,美军陆军迎来了重大的编制变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场需求。此时,美军决定实施“86型”重型师和轻型师的改编,采用模块化编组,以便更好地应对欧洲高强度战争和其他地区中强度战争的需求。

具体而言,重型师主要针对欧洲战场的高强度作战,配备了大量重装甲车辆和火炮,具备强大的突击能力和火力支援。而轻型师则更加灵活,适用于快速反应和中等强度的作战任务,特别是在需要迅速部署和机动的战场上具有优势。

这一改革的战斗效果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美军通过快速部署和精确打击,迅速取得了战场优势。特别是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利用重型师的强大火力和装甲突击能力,迅速击溃了伊拉克的防线,同时轻型师的快速机动部队也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切都证明了“86型”编制在实战中的优越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军陆军部队在9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初面临新的挑战。在伊拉克治安战中,数字化师的庞大编制和临时组建的旅级战斗队独立作战能力弱的问题开始显现。数字化师虽然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在面对游击战和城市战时,编制过于庞大,指挥链条冗长,难以快速响应和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为此,美军陆军开始实施师改旅计划,转向模块化战斗旅,强调独立作战能力和战术灵活性。

进入21世纪初,美军为解决重型旅过于笨重和轻型旅火力薄弱的问题,开发了“斯特赖克”中型旅。这种中型旅注重战略机动性、战术防护和火力支援,成为美军在全球快速机动投送和初期战争阶段中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特赖克旅配备了高度机动的装甲战车,能够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迅速部署,具备强大的战术灵活性和生存能力。同时,中型旅的火力支援和战术防护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在敌人强火力下保持较高的战斗力。斯特赖克旅的发展和部署,不仅增强了美军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反应能力,也为未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作战选项。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军陆军继续推进“2020陆军”改革,以应对现代战场上的复杂挑战。这一改革包括恢复师属炮兵、增编第三个营和旅属工兵营,旨在增强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战术灵活性。恢复师属炮兵,可以提供更强大的火力支援,提高部队的突击能力和战场控制力。增编第三个营和旅属工兵营,则能够在复杂地形和敌方防御工事面前,提供必要的工兵支援和作战保障,从而提高部队在各种环境中的作战效能。

苏联解体后的1991年,俄罗斯继承了庞大的军事遗产,但经济压力迫使其进行深刻的军事转型。尽管拥有前苏联庞大的军事装备和军队,但俄罗斯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这迫使其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军事结构和战略。为了适应新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内部经济条件,俄罗斯不得不进行全面的军事转型,从传统的军区-军-师-团指挥体制转变为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军区-战役指挥部-旅三级指挥体制。

这种转型的主要动机之一是经济现实。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国家财政难以维持庞大的军事开支。苏联时代的军队规模和结构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尽管继承了苏联的大量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俄罗斯不得不面对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维持有效的军事力量的问题。军事改革因此成为必要措施,通过削减军队规模、优化指挥体制和提升部队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来实现军事资源的最优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时期的军队结构主要是基于大规模战争的需求,强调纵深防御和大兵团作战。传统的军区-军-师-团体制复杂且臃肿,指挥链条长,反应速度慢,不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因此,俄罗斯决定简化指挥结构,取消军和师的层级,改为军区-战役指挥部-旅三级体制。

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提出了“师改旅”的概念,即将原有的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改编为模块化的独立作战旅。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实施的。在2009年前后,俄罗斯计划将24个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改编为40余个合成作战旅。

旅的概念是模块化、多功能和高度机动的单位,能够在不同战场环境下灵活应对。坦克旅和摩托化步兵旅是两种主要的作战旅类型。坦克旅的基本组成包括93辆坦克和43辆BMP-3步兵战车等重型装备,使其在高强度作战中具有强大的突击能力。摩托化步兵旅则装备有41辆坦克和129辆BMP-3步兵战车等,以增强其在复杂地形和城市作战中的灵活性和持久作战能力。

除了常规旅,俄罗斯还组建了特殊的山地摩托化步兵旅,这些旅特别针对北高加索山区的特殊地形设计。第33和第34山地摩托化步兵旅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的编制和任务专注于在山区进行机动作战,能够在恶劣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有效作战。这些旅的士兵接受了特殊的山地战训练,装备也根据山区作战需求进行了调整,使其在应对北高加索地区的分裂势力和恐怖活动时表现出色。

在装备和武器配备方面,转型后的俄罗斯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坦克旅和摩托化步兵旅都装备了先进的自行火炮、榴弹炮、多管火箭炮和防空系统,以提升其火力打击和防空能力。例如,坦克旅配备的自行火炮和榴弹炮可以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而多管火箭炮则能够进行远程火力打击,增强旅的作战深度和打击能力。

俄罗斯认识到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重要性,因此在旅的编制中增加了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和雷达系统,以提高部队的防空能力。这些防空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敌方的空中威胁,保护地面部队的安全,并为作战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军事转型后的俄罗斯军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调整。是如何在有限的财政预算下维持高水平的战备状态。尽管进行了大规模的军队结构调整和装备现代化,但经济限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如何在新的指挥体制下保持部队的高效运作。三级指挥体制虽然简化了指挥链条,但也要求指挥官具有更高的决策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