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但秦国的帝国疆土,不过是汉武帝时期版图的二分之一,可以说,汉武帝是能够与秦始皇比肩的千古一帝。
对于汉武帝神秘而复杂的一生,他是否功大于过呢?答案是肯定的。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子,公元前156年出生于长安,母亲王氏只是一个美人,身份低微。而刘彻4岁时就被封为胶东王,景帝驾崩后,16岁的刘彻成为西汉的第五位皇帝。
他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使得西汉发展到最繁盛的时代,武帝在位54年,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的功过是非?
01.独尊儒术
西汉初期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思想上坚持清净无为的黄老之学。
汉武帝即位后,随着各种矛盾的加剧,政府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多数农民为逃税而脱了户籍;
地方豪强巨贾的势力恶性膨胀;曾被打压的诸侯王又开始肆意妄为;
匈奴的实力也进一步加强了。因此,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武帝初期就迫不及待任用一大批儒生,他通过考试,选拔出大儒董仲舒,听取其很多有见地的治国安邦良策。
为了提倡儒术,刘彻任命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他们又推荐了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
汉武帝激励朝中重臣勇于检举皇亲国戚的乱纪行为;要求所有滞留京城的王侯贵族返回各自的封地居住;
下令关闭皇家专属的园林苑囿;将土地分配给贫困的百姓耕种;设立"明堂",重新规范礼乐制度。
措施方案是可行的,但儒学的盛行却遭到了窦太后的强烈反对。窦太后是景帝的母亲,身历四朝的老太后,她稳居后宫40多年,威望自然非同一般。
前几任皇帝喜好黄老之言,她本就不喜欢儒家,逼迫孙子废除新政。刘彻太年轻,又没有太多的实权,为了平息老祖母的怒气,只好罢免了窦婴、田蚡、赵绾等儒生。
等到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武帝才铲除了窦太后在朝中的所有亲信党羽,重新起用田蚡为相,任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大儒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正好顺应了时代发趋势。为了儒学思想的真正统一,武帝用儒家思想来培养人才。
先是兴办太学,然后聘请儒学博士授课,官吏选拔考试也以儒学为主。从中央到官僚都换成了儒士,从教育到用人都得到了思想的统一,为刘彻后面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02.推行新政
儒术思想顺利推广后,刘彻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彻底改革。
汉代的几朝丞相都是开国功臣,如大名鼎鼎的萧何,有时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刘彻首先是加强中央集权,其实是削弱丞相的权力。丞相只被允许处理外廷,内廷的事都由皇帝亲自掌握。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此令以国家律法的权威,明令诸侯王必须将其封地分赐给各自的子嗣,以此广施恩泽,惠及后世。
成功削弱诸侯势力之后,接着开始整顿地方官员。虽然这些官员的职权相对有限,但作为皇权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一旦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就会引起百姓不满,造成社会不安定,同样会影响皇权的稳固。
刘彻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每区设立一名刺史,这些刺史直接由皇帝的内廷管辖,确保了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刺史的职责并非介入地方日常政务,而是专注于每年的秋季巡视,深入郡县,严查地方豪强与官吏的不法行为,如欺压百姓、营私舞弊等,有效维护了社会公正与秩序。
同时,刺史还肩负着发掘并推荐优秀地方官员至中央的重任,他们如同皇帝的耳目与臂膀,极大地提升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治理效率。
在经济措施上,首要之举,便是货币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汉武帝将铸币权从地方及私人手中收回,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掌控之下。
其次,采纳经济学家桑弘羊的远见卓识,将盐、铁、酒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收归国有,实行专卖制度,这样就彻底打破了商人对这些键资源的垄断。
最后,汉武帝推行了“平准”与“均输”两项经济政策。
“平准令”就是政府将随时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物资供应与价格,以达到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的目的;
而“均输令”则更是针对农产品市场季节性波动大、商贾囤积居奇的问题,通过国家层面的调配与干预,确保农产品在旺季与淡季之间能够均衡流通,既打击了不法商人的投机行为,又保护了农民的辛勤劳动成果,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与有效利用。
03.讨伐匈奴
自建国以来,匈奴的存在一直是个隐患,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后(前200年),从此,汉匈就开始缔结和亲政策。
之后的60年里,汉朝一直很守规矩,不会逾越半步匈奴的地盘,但匈奴人不守约,经常南下敲诈勒索,他们会看脸色,一般的小打小闹,汉人不会放在眼里,如果匈奴看到汉人就要被激怒,他们就赶紧回头是岸。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就曾入侵关中,长安受到威胁,文帝出兵20多万人抵抗。匈奴单于经过一番掂量,他觉得万一对方被打急了,双方都没有好处,于是带着战利品撤退。
其实,汉文帝那时就开始计划反击匈奴,只是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实行,时机不成熟,只会两败俱伤。
终于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才能彻底打垮匈奴。虽然与匈奴的战役持续了43年之久,却大大提升了汉朝的威望。
尤其是卫青和霍去病两位传奇人物,他们连续发动的三大战役直接将匈奴赶回漠北。武帝赶走匈奴后,就开始向更远的地方开拓疆土。
他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确立西汉对西域的宗主地位。随后,武帝又平息了闽越和南越的叛乱。新疆、甘肃西部都划入中国版图,东北的疆域也延伸到浑江、鸭绿江流域。
从此,一个最强盛的伟大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04.检讨过失
汉武帝一生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盛世。
实际上,武帝对外征战40多年,穷兵黩武的政策,让原本充实的国库也变得紧张起来。在人生追求上,他似乎与秦始皇有些相似。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评判毫不留情:"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这是很全面的评价。
武帝在强化中央集权上,利用酷吏打击不法豪强和贪官污吏,酷吏走到极端,难免会带来后遗症。比如酷吏王温舒,以杀人为乐趣。
司马迁对此说道: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意思是说武帝称赞这样的杀人狂,还提拔他担任中尉,赐予更多的生杀权力。
征和四年(前89),武帝向世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晚年的刘彻,面对自身的日渐衰老,心中涌动着对死亡的充满恐惧与不安。他开始步上了秦始皇的后尘,沉迷于术士迷信,频繁出游,遍访名山大川,只为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之秘。
然而,在这场对永恒的盲目追求中,武帝亦未能逃脱被方士谎言编织的陷阱。
他甚至将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声称能寻得仙药的方士栾大,命其为自己寻药。所幸,未几之时,栾大的谎言被拆穿,武帝怒而腰斩了栾大。
但晚年的武帝,心智渐被疑云笼罩,一场梦境中的木头人群攻,竟让他深信自己被邪恶力量所困,从而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悲剧。
他派遣亲信江充彻查此事,殊不知江充与太子刘据之间早有嫌隙,遂借此机会,恶意构陷太子以巫蛊之术诅咒天子。
面对莫须有的指控,太子刘据为求自保,不得不做出反抗,诛杀了江充。这一举动,又有人诬告太子谋反。
武帝盛怒之下,派遣丞相领兵平叛,京城之内,兵戎相见,数日不息。最终,太子兵败,绝望之下自尽,而卫皇后亦悲痛欲绝,也自杀身亡。
这一场浩劫,源自一个梦境的涟漪,却不幸酿成了数万人去世,上至波及朝野,下至边疆的将军,哀鸿遍野。
待武帝终得真相大白之时,已是物是人非,空留满腔悔恨。他深刻反省,意识到过往穷兵黩武之策的谬误,遂痛定思痛,决心拨乱反正。
从此,武帝将治国的重心转向促进农业生产与改善民生之上,力求以民为本,休养生息,力图挽回因一时之误而造成的深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