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873年,在中国西北大地上发生了一场震撼人们心灵的战争,这便是在历史上特别有名的肃州之战。这场战役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实力之间的较量,更是一场牵动人心彻头彻尾的悲剧。

那么这场悲剧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峻的战前形势

在1873年的春天,由于回民的暴动清军对肃州的围攻已经持续了数月。面对坚固的城防和顽强的回民军,清军的攻城战一时陷入了困境因为肃州的防御体系是由厚重的城墙和深长的护城壕组成,城内的回民军也在不断地加强防御,一时间清军不知道该怎么办。

朝廷对此感到十分的焦虑不安,频频催促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尽快攻克肃州。左宗棠肩负着清廷的重托和百姓的期望,他深知肃州之战的胜利不仅仅关系到陕甘地区的稳定,更关系到整个清朝的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左宗棠当即决定亲赴前线,带来了新的战斗策略和必胜的决心。1873年10月3日,左宗棠抵达肃州大营,立即展开巡视,他亲自检查城外的防御工事,并召开军事会议,重新部署了攻城计划。

他决定由宋庆和金顺部去负责挖掘地道进行地下攻城,而徐占彪和杨世俊部则前往城西南侧架炮轰击城墙,力图通过多点突破,瓦解回民军的防御。

左宗棠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当时清军的士气,官兵们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士气高涨,誓要拿下肃州。然而,肃州城内的回民军也并非宵小之辈,他们在回民首领马文禄的带领下,坚守城池,誓死抵抗。一时间战前形势异常严峻,双方都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足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战月余的攻城战

随着左宗棠的新部署,肃州之战进入了最为惨烈的攻城阶段。清军的地道挖掘工作紧张进行,每天都有士兵在地下作业,他们冒着窒息和塌方的危险推进。与此同时,城墙上的炮火不断轰鸣,徐占彪和杨世俊部的炮兵昼夜不停地向城墙发射炮弹,试图摧毁城墙的防御。

同年10月10日,清军的地道终于完工,攻城战也达到高潮。杨世俊亲自率领士兵登城,在密集的火力和投掷物的袭击下,攻城战士们的勇气和血性在这一天得到了最极致的展现。

游击将士张林等人在激烈的战斗中奋勇向前,但面对回民军的顽强抵抗和密集的火力,清军多次进攻受挫,死伤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攻城的每一步都显得极为艰难,清军士兵在城墙下展开了一场场生死搏斗。炮火的轰鸣声、士兵的呐喊声和回民军的反击声交织在一起,整个肃州城笼罩在一片战火之中,全是百姓的呐喊声。尽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清军士兵依然毫不退缩,他们在左宗棠的激励下,不断地向前推进。

战斗持续了数日,清军虽然在地道攻城和炮火掩护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回民军的顽强抵抗使得每一步的推进都显得极为艰难。

最终,杨世俊在一次激烈的攻城战中被流弹击中,不幸牺牲,他的部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死伤人数超过了500人。尽管如此,清军的士气依然高涨,继续向肃州城发起猛烈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困与投降

随着时间的推移,肃州城内的粮食和物资逐渐耗尽,守城的军队和城中的百姓陷入了极度的困苦之中,围困中的肃州,已然成为了一座绝望的孤城。守军的士气逐渐低落,许多人因饥饿和疲惫而失去了战斗力。面对清军的持续进攻,回民军首领马文禄决定再次出城乞降。

11月4日,马文禄率领部分回民军出城投降,上缴了武器和战马。清军将这些投降的回民军分别拘押,肃州城内的抵抗力量进一步削弱。

然而,投降并未能给城内的回民军和居民带来希望,反而让他们感到更深的绝望。清军的围困依然紧密,肃州城内的困苦和饥饿继续蔓延,守军和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内的回民军和居民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每天都在饥饿和绝望中度过。粮食的短缺使得许多人只能以草根树皮为食,甚至有些人开始互相残杀以获取食物。清军的围困让肃州城内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许多士兵和居民在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渐渐失去了生命。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回民军的抵抗力量逐渐崩溃。尽管他们曾经誓死守卫城池,但在长时间的围困和饥饿面前,许多人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投降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但即便如此,他们的命运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屠杀与战争的终结

11月13日,左宗棠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他决定彻底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左宗棠命令处决了包括马文禄在内的9名回民首领,同时对城中的回民进行了大屠杀。

肃州城在这一天陷入了血腥和绝望的深渊,无数回民在这场大屠杀中失去了生命。城中的街道上遍布尸体,血流成河,惨烈的景象令人震撼。

肃州之战的结束标志着陕甘回民起事的最终失败。左宗棠率领清军迅速收复了甘肃和西北其他地区,结束了这场长达六年的西北穆斯林大暴动。而肃州之战虽然取得了在军事上的胜利,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数千名士兵和无数无辜平民在这场战争中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的残酷不仅仅体现在战斗的激烈和伤亡的惨重,更体现在战后的大屠杀和无辜生命的逝去。

左宗棠的命令虽然赢得了战局的胜利,但这种胜利却是建立在无数无辜生命的牺牲之上的。肃州之战的终结,给这场战争画上了一个血腥的句号,也让人们深刻反思战争的代价和人性的复杂。

结尾

肃州之战的惨烈和清军的艰辛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左宗棠的坚韧和决心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战争带来的后果永远值得我们沉思。

参考资料:
[1]王苳.浅析19世纪中叶陕甘回乱对近世西北社会的影响及启示[J].黑龙江史志,2013(21):31-32.
[1]刘志华.新见《李礼墓志》所载的唐蕃肃州之战[J].档案,2017(03):53-5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