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报告旨在通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的趋势和数据,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项快速进步技术的来龙去脉,帮助政策制定者规划其发展,以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中国在生成式AI专利申请数量上遥遥领先(WIPO)

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发明人申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远超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国。2014年至2023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发明申请量达54000件,其中超过25%是在去年一年出现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示,过去十年间,中国提交了超3.8万份生成式AI专利申请,是同期美国提交申请数量(6276份)的约六倍。韩国、日本和印度则分别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

具体来看,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企业和机构为:

腾讯(2074份)

平安保险(1564份)

百度(1234份)

中国科学院(607份)

IBM(601份,美国)

阿里巴巴集团(571份)

三星电子(468份,韩国)

Alphabet(443份,美国)

字节跳动(418份)

微软(377份、美国)

其中,中国企业和机构前十占六、前五占四,美国前十占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排名,中国前十占六(WIPO)

“生成式AI已成为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我们相信,这份报告将使创新者、研究人员和其他人能够驾驭快速发展的生成式AI格局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当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分析经理克里斯托弗·哈里森表示:“这(生成式AI)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也是一个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的领域……数据表明,该领域将对未来许多不同的工业部门产生深远影响。”他指出,中国专利申请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从自动驾驶、出版,再到文件管理。

美国智库“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发现,全球AI研究论文数量排名前五的都是中国机构,以中国科学院为首;在高引用率论文数量方面,中国机构仍前五占二,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谷歌、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排名第二、第四和第五。

“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绝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在很多领域都可能是世界领先者,”CSET团队分析主管扎卡里·阿诺德补充说,现在,中国在一系列AI研究领域都很活跃,包括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OpenAI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但并未出现在此次专利申请的排行榜上。据分析,这可能与OpenAI的组织性质和发展策略有关。OpenAI起源于非营利组织,并逐渐过渡到“有上限”的营利模式,这可能影响了其专利申请的决策。另一方面,OpenAI也可能选择以商业机密的形式来保护其知识产权,以避免技术泄露和竞争压力。

报告指出,生成式AI的兴起主要归功于三个因素:更强大的计算机、大量可用的数据集作为训练数据来源,以及改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例如,LLMs中变压器架构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成式AI的进步,使其能够开发出复杂的应用程序,覆盖多个领域。专利活动的急剧增加也反映了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

报告强调,生成式AI技术可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挑战。与以往主要影响中等技能工人的自动化浪潮不同,AI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取代部分高薪职位,如数据分析师、市场研究分析师或律师助理等。这要求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关注AI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相关领域的培训和教育,以应对可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革。

报告还显示,自2017年大语言模型所基于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问世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数量快速增长7倍,遍及生命科学、文档管理和出版、商业解决方案、工业和制造业、交通、安全和电信等多个领域。图像和视频数据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文本和语音/音乐,分子、基因和蛋白质数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增长迅速。

(英文版原报告下载链接如下:)

Generative AI - PLR_WEB.pdf

来源:数据观综合

本公众号定期推送知识产权及竞争政策相关的法律政策与政府文件、最新全球行业信息、原创文章与专家观点、业内高端活动消息、《电子知识产权》(月刊)&《竞争政策研究》(双月刊)文章节选及重磅全文、专利态势发布、中心最新成果发布及相关新闻报道等诸多内容,欢迎各界人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