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春7月4日电 (记者李思玥)“新时代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的出路还在于打好‘特色牌’、做优‘土特产’。”今日,吉林市副市长刘向涛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推动吉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会现场。(吉林发布)

吉林市“远迎长白,近绕松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特色资源。吉林市稻米产量占粮食作物的四分之一,林下参种植面积全国最大,每三棵高品质林下参就有一棵产自吉林市,灵芝产量全省第一,黑木耳产量全省第二。可以形象地说,吉林市就是全国珍、野、稀、名、优农产品的宝库。

吉林市如何利用好丰富的农业资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刘向涛在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

一是念好“土”字诀,保护绿色生态资源本底。要依托放大全域黑土地城市的优势,在全省率先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集成配套“四良一制”,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7%,多环节、全程托管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实施保护性耕作62万亩。统筹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切实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促进传统农业加快向绿色低碳农业转型。

二是打好“特”字牌,擦亮特优农产品靓丽名片。聚焦质量管控,围绕放大“绿色粮”“放心肉”“有机菌”“松花鱼”品质优势,培育“吉品贡”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打响 “老爷岭”“福源馆”等企业品牌,搭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拓展“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吉林、走出国门。

三是唱好“产”字歌,提升特色农业效益。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完备的产业集群,多维度深层次提升“土特产”附加值。围绕打造稻米、肉牛、白鹅、长白山特产等八大产业集群,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培育引导永丰米业、出彩农业等本土头雁企业和得利斯等全国头部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布局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培育中央厨房和预制菜等新产业新业态,争取用2—3年时间,培育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0户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为加快打造区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心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