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车企集体造假丑闻影响,日本国内新车上半年销量同比减少13%。日本的监管部门看来也是没有搞清楚状况,胡乱挥舞监管大棒,到头来可能让日本车企死得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最近会在认证上卡日本车企,根源还是因为日元贬值得太厉害了,日本出口的实际收入在持续下滑,这时候如果再让日本制造烂下去,那就真不行了,所以日本政府才要大力去整顿汽车行业。然而,汽车行业的首要问题在于体制上面,也就是上层建筑把美国的不满直接转移到干实事的人身上,亲美过度以至于把有能力的人都赶出核心圈了,所以现在一查,问题往往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也就是广场协议签署前后。

其次,汽车行业是自动化技术运用得非常多的行业,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难免会把人才的重要性淡化,企业在内部斗争当中把人才边缘化是正常的现象,所以日本的制造业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失去话语权了。面对日本制造业的这种困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体制改革,把这些被边缘化的人才重新拉回到核心圈里,尤其是总工程师这个位置必须换人(总工这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当的,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可是体制改革并非是很简单的事,毕竟这肯定会严重伤害到既得利益群体,需要花个十年八年去落实可是一点也不让人意外,更何况是整个行业了。因此,日本汽车行业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而是一时半会真改不过来,但现在监管部门的压力下来了,非逼着他们立马改正不可,那么结果自然就是火星撞地球了。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他们很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是在火上浇油,因为他们本来的职责就是给车企施加压力,同时他们也只有施加压力这一招,具体怎么整改是车企自己的事,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干预。对于车企来说,既然本来短时间内整改就是不现实,而监管部门还不断上强度,那么弄虚作假敷衍过去就是唯一的出路了,这不管是让谁来干就都是一样的结果。

事实上,日本监管部门施加的压力可能已经过度了,这就会导致日本车企更倾向于弄虚作假,而且上强度的过程中还会揭开更多的伤疤,日本制造的声誉会受损得更加利害。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日本制造的问题并非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日本政府越是着急,踩的雷就自然会更多,最终不排除就是这种强力的监管给搞死整个日本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