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共1201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A:可怕;网友B:是人的错不是面具的错。

“人皮面具”这种在一些“武侠”电影中常见的道具,竟然有人利用它干“狠活”,电影桥段在现实中上演。

据法治日报报道,一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4户居民家中,共偷盗10多万元财物。接到居民报警后,上海闵行警方迅速行动,次日在外省市将嫌疑人通某抓获并追回全部赃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一出,“定制明星面容仿真面罩违法吗”“硅胶面具花万元即可私人定制”等话题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表示“可怕”“实名购买备案不知道可行不”“是人的错,不是面具的错”。

那么,这些硅胶人脸面具是从哪里来的?制售硅胶人脸面具涉及哪些法律风险?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人皮面具”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该词语已被系统屏蔽,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更换关键词比如“人皮面套”,就能看到不少商家,所售产品包括“面具成人全脸硅胶头套”“易容真人换脸皮人皮面具”“老年硅胶面具人脸全脸”等,价格在几元至几万元不等。

据法治日报,一些商家推出明星面容仿真面罩,声称可以高度还原明星的面部特征,效果逼真;一些商家提供现有的模型头套,价格高达3000元。

还有商家宣称可提供面具、头套“私人定制”服务,核心卖点即“超逼真”“仿真定制”,使用者将面具往脸上一贴,瞬间就变了个人。价格根据面具复杂度和精细度而定,约3000元至2.5万元,从下单到制作完成大约需要1个月时间。

问及定制服务需要提供哪些信息时,有商家这样回应:“如果能找到3D扫描,就可以将电脑扫描尺寸发给我们。如果没有,就提供照片、头、五官的尺寸和360度人脸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味着,顾客只需提供照片,或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人脸图像和360度人脸照片,商家就能根据这些信息制作出一张人脸面具。

记者咨询了6家售卖此类面具的商家:是否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对方一致回复“不需要”,并且都没有询问记者购买面具的目的和用途。

在此类商品的评论区,有不少关于“硅胶面具能不能以假乱真”“能不能通过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等咨询。有买家回复称,戴着硅胶面具可以通过上班人脸检测打卡。商家也称,定制的硅胶面具与真人有九成以上相似度,上下班打卡没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硅胶人脸面具最开始用于影视表演和角色扮演,或是满足一些人对于疤痕遮盖、容貌修复的需求。不同价格的硅胶面具,仿真度也不一样,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多为玩具类型面具。通常价格越高,仿真度就越高。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介绍,商家在电商平台售卖人脸面具可能涉及多种法律风险,或引发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定制人脸面具这一业务本身,是否具有合法性,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定制人脸面具的用途、制作及销售过程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个人隐私、肖像权等。”孟强说,在一些情况下,定制人脸面具也可用于电影特效等合法目的,如果定制人脸面具涉及侵犯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或者缺乏合法合规的销售流程,或者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等,就属于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厦门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副教授刘炯指出,“人脸面具可能成为一个上下游犯罪的工具,上游负责收集人脸等生物信息,下游或涉及后续使用,比如用于诈骗、盗窃等,这样一来,商家的售卖行为突破了刑法的技术中立原则,可能构成提供犯罪工具的罪名。”

针对此事,央广网评论:面对硅胶人脸面具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及公安机关还须提高重视、强化监管。依法查处利用人脸面具侵权违法行为,杜绝人脸面具的泛滥使用,谨防其沦为不法行为的帮凶。面具再逼真,也是假的,掩盖不了违法行径。就算蒙混得了一时,终究会被撕下来!

编辑丨杨博 北京商报综合法制日报、央广网、每日经济新闻

图片丨微博@法治日报 截图、微博@央广网 截图、淘宝截图、微博评论截图、北京晚报公众号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