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之味

▲青岛夜景 图源:视觉中国

青岛有许多好,我说不尽其中一二。

好在“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好吃的,好喝的,人人都会喜欢。那么,我就以此入手,介绍几道青岛的珠翠之珍。

青岛依山傍海,美食佳酿大抵可分三派:山、海、泉。要说山,自然指的是崂山;那么这海,必然就是渤海;泉嘛,便是山泉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山傍海的青岛 图源:视觉中国

01

山上有佳肴

蒲松龄有词云:“独坐松林深处,遥望夕阳归舟。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苍松遮蔽古洞,白云霭岫山幽。逍遥竹毫拿在手,描写幻变苍狗”,说的就是崂山苍松满山,云雾飘渺的盛景。

崂山的松林不但幽静深邃,其松下还有一美物,我们本地人称之为崂山菇,是只有去农家宴才能吃到的美味。

崂山农家,家家都会做崂山菇炖鸡

抓山上散养的土鸡一两只,宰杀切块,焯水捞出待用。再将摘好的崂山菇泡水洗净,洗到无沙子无粘液才行。随后在炒锅中加油,用葱姜大料爆锅,将鸡肉与酱油、甜面酱一同翻炒,加水漫过,用慢火炖至八成熟左右再加崂山菇,炖至肉烂菇香即可上桌。

此做法看似简单,放菇和炖菇却有讲究:放早了,火大了,菇会化成泥;放晚了,火小了,菇就不易入味,就像人做事,不能急也不能慢。

待菜上桌后,先夹一朵菌菇入口,鲜滑嫩软,除却鸡汤的滋味,还有一种特殊的山野滋味,崂山云雾松林的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崂山菇炖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崂山不但有菇,还有参。

崂山仰口有一景区,名为流清河景区,此处背靠崂山群峰,面向碧海渔村,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倘若走进一户农家,点一壶崂山茶,叫一盘酥脆劲道的脆炸崂山参,细细品味这美景、美食,便是人生的极致享受。

所谓崂山参,其实是崂山上生长的桔梗,因其根部肥大肉厚,故被青岛人称为“参”。

当地人自清朝起就将其采摘入菜,研究出多种吃法,其中又以油炸最佳。

炸之前先削去外皮,用盐水煮透,再放入糖水小煮、洗净,腌制一小时后裹上海鸭蛋黄面糊,下锅油炸至金灿灿后即可出锅。

油炸崂山参咀嚼起来脆劲甘美,自带草药清香,独树一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油炸崂山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2

海下藏海错

青岛的海是渤海,百年来见证着一座小渔村成长为一座美丽繁荣的大城市。虽然村变成了城,青岛人骨子里对海和海鲜的热爱却从未改变。

“加吉头,鲅鱼尾,刀鱼肚皮,唇唇嘴。”一句民谚道尽了青岛人对吃鱼的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蒸大眼鲷鱼 图源:图虫创意

加吉即加吉鱼,学名真鲷,通身发红,肉味鲜美,是婚宴喜事上必上的一道大菜,红烧、清蒸、炖汤皆是佳品。

在青岛人的家常菜中,加吉鱼大多以红烧为主,佐以生抽、料酒、糖、姜、蒜,大火煸炒小火炖,出锅时再撒一把葱花,就能让男女老少爱不释手。

鲅鱼到,丈人笑”,来青岛不吃一顿鲅鱼水饺,那可是一大憾事。

取一条一米多的鲅鱼,剖肚挖出内脏清洗干净,然后将鱼刀切成片,用勺子将肉从为数不多的小刺上刮削下来,再将鱼肉剁成泥,分三次加花椒水搅拌成糊,加两个蛋清和五花肉糜再次搅拌,最终以盐、生抽、料酒等调味,加入韭菜碎,一盆鱼肉饺子馅大功告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鲅鱼馅饺子 图源:图虫创意

别看这过程麻烦,可当热气腾腾的鲅鱼水饺上桌,一口咬破尝到那带着汤汁的肉馅后,无数人就此彻底沦陷,再也忘不掉这份美味。

我有几个外地朋友,每年春天都盼着我给他们寄冷冻的鲅鱼水饺,可见其中滋味多令人上头。

唇唇鱼已然消失,颇为可惜,但刀鱼还在。刀鱼就是白带鱼,一种深海才有的鱼类。

刀鱼做法多样,我个人最爱油炸。只需将刀鱼横着剁成数块,拿盐腌上半天,表面均匀地滚上一层面粉,下锅油炸至金黄就可以捞起了。炸好的刀鱼入口香脆,鱼肉鲜美,刺还好挑,实乃下饭好物。

青岛的鱼,是青岛人的盘中餐,也是心头好,更是家乡的灵魂。

03

岩中涌岩泉

山货配鲜茶,海味配佳酿。

青岛人不光在“吃”上有福气,于“喝”一道上,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还要感谢崂山的神奇构造。

据地理学家研究,崂山经过多次熔岩喷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多层花岗岩地质条件。而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沁出的岩泉水,被称为花岗岩裂隙孔隙水,不仅清冽甘甜,还富含多种矿物质。

当年德国殖民青岛后,以此为基础,打造出了青岛首个驰名中外的品牌——崂山矿泉水

如今若是去青岛爬崂山,总会看见有人推着小推车和水桶上山打水,可见这泉水的确是与众不同的。

好水自然也会衍生出好酒。我在美国留学逛超市时,就经常见到青岛啤酒。有几次跟老外介绍我来自哪儿,我说“青岛”,老外表示没听过,我改口说“QSINGDAO BEER”,对方瞬间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由此可见这酒有多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啤酒 图源:视觉中国

青岛本地人买啤酒不是论瓶,而是论袋。

我小时候帮长辈买酒,经常跑到饭店里,看着店主直接从酒桶里拧出黄澄澄的酒浆,灌进塑料袋,而我就高提着那几个被撑得圆嘟嘟、胖乎乎的袋子,开开心心地回家。

袋装啤酒这一习俗,在外地人看来十分奇怪,却在青岛的街头巷尾流传了50多年。

要说起源,据说是上个世纪70年代,所有物资都要凭票购买,但散装啤酒不受限制。于是,热爱啤酒的青岛人拿起各种容器去啤酒厂打酒,最终,塑料袋以其轻便、易携的优势脱颖而出。

在青岛人眼里,塑料袋打出来的啤酒才是正宗的原浆,香醇甘爽,最适合在夏天喊上一群好友,热热闹闹地叫上一大桌子海鲜,在起哄嬉闹中一口气喝干,一整天的燥热和疲惫一扫而空,五脏六腑都沁满青岛朝气蓬勃的灵魂。

04

结语

有美食佳酿的地方,必有美好的回忆滋润人生。

如果有机会,务必来青岛好好吃喝一番,填饱肚子,满足味蕾,丰富生命中的滋味。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王芳丽

美编:马靓蝶

校对:段海英

审核:任 红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23年第7期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