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开封7月2日消息(记者 彭华 见习记者 郝振青)“汴绣从宋代就已经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现在汴绣的用色是基于宋代绘画的色彩取向,用色沉稳、内敛、古朴典雅,最关键体现在一个‘雅’字。”在采访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汴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苗炜告诉记者,汴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绣制中国名画、古画著称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苗炜正在向记者介绍《针迹》系列作品(央广网见习记者 郝振青 摄)

据了解,几代汴绣艺人努力发掘整理宋代刺绣技艺,总结出36种汴绣针法,将刺绣技艺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刺绣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古老的汴绣焕发了勃勃生机。2007年汴绣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8年,第一代汴绣人做出来第一卷《清明上河图》后,在之后的传承上,我们融进了对绘画的修养,去提升它的艺术高度,《清明上河图》就是我们汴绣的代表作。”苗炜从6岁开始学刺绣,8岁学画画。这些年,她尝试将汴绣融入生活,制作出了团扇、绣包等带有汴绣元素的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也追求宋代绘画的雅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韵手包(央广网见习记者 郝振青摄)

不仅如此,苗炜还将汴绣与重彩画结合,创作出了一批批新作品,让汴绣再次焕发出了新生机。

“这是汴绣《美人记》系列作品,一共有12幅。重彩画是平面造型,加入丝线,可以在还原它质感的同时,变得有立体感。例如这幅作品的头饰用的是仿金的丝线,通过不同的针法去体现不同的质感,跟传统的老汴绣是有区别的。”苗炜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汴绣《美人记》系列作品(央广网见习记者 郝振青 摄)

制作刺绣作品,最关键的部分是什么?苗炜告诉记者,“首先要突出汴绣地域特色,彰显宋文化内涵,主题很重要,同时要有技艺的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地域特色,全国都是同质化的现象。所以我们要用心把自己的感受,用作品诠释出来。”

“我们正在开封职业学院申报汴绣学科,当前我们已经在该校开设了汴绣社团,并设立汴绣选修课,已经有一学期了。这个学校的介入,让我看到了汴绣的未来。”苗炜告诉记者,等汴绣学科申报成功后,她将把研究重心往学校转移,去教学生,带出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建树的“绣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