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巨兽】科学家找到披毛犀灭绝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候变化,人类猎杀,种群萎缩,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披毛犀的灭绝呢?最近,多国古生物学家联合研究了披毛犀的灭绝问题,得出了一个并不意外但又有点不同的结论。

犀牛是今天地球上第二大的陆生脊椎动物,这些笨重的大家伙很怕冷,基本上分布在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就在几万年前,一种身披长毛的犀牛却能够在广袤的西伯利亚生活,抵御风雪的侵袭,它就是披毛犀(Coelodonta)。最后的披毛犀直到距今8700年前才最终灭绝,而披毛犀的灭绝一直是古生物学家关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早期披毛犀的复原图,生活在冰雪之中,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披毛犀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古生物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52000年前披毛犀种群动态揭示了其灭绝机制》(52,000 years ofwoolly rhinoceros population dynamics reveal extinction mechanisms)的论文,试图找到披毛犀灭绝的真正原因。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古生物学家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披毛犀化石数据,同时重建了披毛犀的古DNA以及古气候模型,想要从更多角度入手。根据获得的信息数据,参与此项研究的生态学家达米安·福特汉姆(Damien Fordham)认为:我们曾经相信气候的变化是导致披毛犀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整个第四纪冰期之中,地球多次进入了寒冷的冰期,中间则有温暖的间冰期,这些变化都没有影响到披毛犀的生存,为什么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之后的气候变化会对披毛犀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披毛犀,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披毛犀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披毛犀的木乃伊,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以福特汉姆为首的夸学科团队以52000年前为一个标点,因为这个时间点是末次冰期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通过汇总该时间点的披毛犀化石发现地点,再加上重建当时的古气候模型,团队绘制了一幅披毛犀的生活范围图,其中还有披毛犀与人类共存的地点,同时又预测了当时的环境能够承载的披毛犀的种群数量。

模型显示,距今52000年前,披毛犀依然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高纬度地区,但是当距今30000年前冰期开始加剧,冰川从极地向南侵袭,覆盖了披毛犀原来的栖息地,它们也不得不向南迁移,而披毛犀开始进入到了人类的分布区。面对着巨大的披毛犀,已经掌握了捕杀大型动物技巧的人类开始对它们展开了捕猎,许多考古遗址中都有相关的证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人类留在洞穴中的岩画,清晰的绘制了披毛犀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末次冰期的地球,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人类猎杀披毛犀的场景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岩画上的披毛犀形象,图片来自网络

末期冰期在距今12000年左右结束,气候快速回暖,快到披毛犀还没有反应过来并向北方回迁。变暖的气候改变了栖息地植被的分布和构成,披毛犀首先面对着食物短缺的问题,然后就是人类的猎杀,在这两大问题的双重压力之下,披毛犀最终与距今8700年前灭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披毛犀适合在干燥草原生活,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披毛犀的灭绝依然是环境与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其过程或许与我们曾经推测的不同。在披毛犀灭绝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数量下降导致的栖息地碎片化问题。今天的犀牛依然面临着因为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栖息地碎片化问题,对于保护这些动物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研究披毛犀的灭绝不仅仅是为了寻找物种灭绝的真实原因,同时也是为了从中得到启示和教训,为今天的犀牛保护工作提供经验,避免它们重蹈披毛犀的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今天生活在非洲的黑犀牛,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披毛犀与今天的白犀牛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研究论文:Fordham,D. A., Brown, S. C., Canteri, E., Austin, J. J., Lomolino, M. V., Haythorne,S., Armstrong, E., Bocherens, H., Manica, A., Rey-Iglesia, A., Rahbek, C.,Nogués-Bravo, D., & Lorenzen, E. D. (2024). 52,000 years of woolly rhinocerospopulation dynamics reveal extinction mechanism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 121(24), Articlee2316419121. https://doi.org/10.1073/pnas.2316419121

文字编辑:江氏小盗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