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梅雨季节

高温高湿的气候

野生蘑菇的生长非常有利

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分辨难度大

这些蘑菇外形和平时食用的蘑菇很相似

一旦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物

部分品种中毒死亡率高达80%

误食有毒野生菌

一家4口全部进了ICU

近日

家住四川的一户村民

疑因误食了有毒的“鹅膏菌”

一家4口人均出现中毒症状

病情加重后

相继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

几天时间

医院连下多张病重(危)通知书

6月26日下午,患者家人小彭在平台更新家人动态,他的外公已于6月25日晚不幸离世,弟弟已转院至四川省人民医院救治,父母亲仍昏迷,未脱离生命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淡红鹅膏菌

据小彭介绍,6月19日,小彭的母亲与弟弟前往离家不远的山上采蘑菇,“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当成白罗伞带回家中”。当天中午,其父亲、母亲、弟弟与前来走亲戚的外公,4人均食用了捡回的菌子。

6月20日凌晨,4人出现中毒迹象,立马前往米易县人民医院进行了洗胃等治疗,并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液透析。因病情加重,4人于6月21日、22日,陆续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抢救。

据小彭提供的资料,截至6月23日,其家人已被下发多份病危(重)通知书。4人的病情诊断均显示,为蕈类中毒(白罗伞及杂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与急性肝功能衰竭等症状。

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

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据了解,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全世界已知蘑菇种类有14000余种,我国已知种类估计在4000种以上,其中具食用价值的仅1/4,具药用价值的仅1/10。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大型真菌。

在毒蘑菇中毒病例中,含鹅膏类毒素的蘑菇致死率是非常高,最为危险的,这类毒素目前发现存在于三大类蘑菇:

一、鹅膏属,如致命鹅膏、赤脚鹅膏、淡红鹅膏、黄盖鹅膏等,这个属的蘑菇外形有“头带帽、腰系裙、脚蹬靴”(除赤脚鹅膏无靴子)的特点;

二、盔孢菌属,这个蘑菇多在秋季出现,长得像“青杠菌”,长在枯木或富含木质的土里;

三、环丙菇属、肉褐鳞环丙菇与四川最多见的胃肠型大青褶伞长相类似,但后者出现症状迅速,前者多大于6小时才会有不适出现。

医生介绍,高温加热、彻底煮熟可以预防绝大多数由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但是,毒蘑菇中毒几乎是因化学毒素引起的,而许多毒素的化学结构,比如鹅膏毒素都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能将其破坏,如果野生蘑菇中混有毒蘑菇,这种办法是不能避免中毒的。

医生建议,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最好不要混吃或混吃干菌。食用前,最好拍照或留样,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能给医生提供判断依据。如果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和催吐,及时就医

有哪些常见毒蘑菇

常见的毒蘑菇有 白毒伞、青毒伞 、花褶伞、肉褐鳞小伞、裂丝盖伞和变黑蜡伞6种。

白毒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状特征:又名白毒鹅膏菌。菌体白色,菌盖表面光滑,宽7-12厘米,菌柄长9-12厘米,菌环生在柄的上部,菌托白色,大型、苞状。极易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

生长环境:6月至9月的林中地上。

毒性:极毒!!含有毒伞肽和毒肽,能严重损害肝、肾、心、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等。潜伏期可长达数小时至一天。

青毒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状特征:菌盖直径约5-10厘米,颜色呈瓦灰色或浅青褐色,表面有块状鳞片。菌柄长12-16厘米,近白色。

生长环境:阔叶林地上单生,或与云杉、松树等形成外生菌根。

毒性:极毒!!

花褶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状特征:菌盖烟灰色,直径1-3厘米,顶部蛋壳色,稍有皱纹。菌柄柱形,常扭曲,呈浅紫色,有白色粉末。

生长环境:春季至夏季在粪堆及肥土上生长普遍,群生或散生。

毒性:食后发病快,约1小时后出现精神异常,产生幻觉。除严重者外,一般无胃肠道症状。

肉褐鳞小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状特征:菌体小,菌盖宽1-5厘米,表面密集红褐色或褐色小鳞片,有菌环,无菌托。有淡淡的蘑菇香味。

生长环境:春至秋季草地上、竹林内,单生或群生。

毒性:极毒!!

裂丝盖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状特征:菌盖直径2-4厘米,有明显辐射状开裂,常常露出白色菌肉。菌柄长2.5-5厘米。

生长环境:夏秋季林中地上,并常见于柳树附近,单生或散生。

毒性:产生神经性症状以及胃肠道症状,食后发病快,病程短。

变黑蜡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状特征:菌盖呈圆锥形,宽3-4.2厘米,表面蜡质,菌柄长8-9厘米,菌肉薄,呈淡黄色渐变黑色。

生长环境:夏秋季草丛中。

毒性:食后潜伏期长,引起剧烈的呕吐、腹泻,短期内可引起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苏州疾控、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