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著作,文中鲁迅先生从一个被地主欺压的奴才身上入手,通过他与聪明人、傻子之间的故事来暗讽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从文中可以看出傻子并不是真的傻,聪明人往往背后另有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主人公的奴才,则是具有根深蒂固的奴性,并且难以更改。鲁迅先生也在文中揭露了奴才为何会奴性难改,以及对当时的现实社会的一些感悟。

奴才和聪明人、傻子的故事

奴才在地主家工作,时常被地主呼来喝去,恶语相向,甚至还有拳脚相加的潜质,奴才对此心中憋屈万分。于是奴才就找到了聪明人,将他的境遇向聪明人说了,并哭诉他的惨状,聪明人听后,十分同情奴才的境遇,并安慰他总会好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聪明人的话让奴才顿觉兴奋,终于有人能够同情安慰自己了,奴才又有了重新工作的动力。但几天后,奴才得心情又低落了起来,于是他找到了傻子进行哭诉。说他的居住的房屋十分破烂,潮湿阴冷、臭虫满天飞。

傻子则是呵斥他为何不去跟地主反应,让他提供一个有窗户的房间,说罢走到墙外,将奴才住处的一面土墙砸毁。但这时奴才又高喊道抓强盗,之后叫过来其他的奴才将傻子赶走,事后又跑去地主那里邀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后的感悟

故事中的三个人实际上就是社会中的三类人,聪明人实际上是伪善的人,因为他看穿了一切,但却没有为奴才争取,反而是安慰他,继续为主人家卖力,聪明人既看穿了奴才的奴性,也看穿了傻子实际上不傻。

至于傻子,实际上是一群勇于反抗的人,他们具有坚挺的脊梁,但却被大众所压弯,他们想要反抗,却被大多数人视为“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奴才则是奴性根深蒂固的人,即便面对不公待遇,他们却只能招人哭诉,却不敢反抗,甚至是极尽谄媚讨好主人家。奴才背后的奴性无法改变,只有被压迫、剥削的份了。

鲁迅先生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些故事来暗讽当时的社会,当时国人在封建专制的压迫下,奴性深重,当时的人们受封建思想影响,认为反抗主人家就是大逆不道,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就要忍气吞声,实际上这就是不民主的一种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即便有的奴才能够进行反抗,但因为受封建思想压抑已久,他在翻身之后行的必然还是封建的那一套,并不会脱离奴性。如何摆脱奴性,实现自由平等这也是鲁迅先生毕生追求的目标,只是鲁迅先生只唤醒了少部分人,却并未唤醒大多数人,这是他的一大遗憾。

结语:

虽然鲁迅先生没有看到新中国的建立,没有见到人民站起来的那一刻,但倘若他泉下有知,对现在的中国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吧。

鲁迅先生一生的追求虽然他没有实现,但依旧有着万千的后来人在为之努力,最终带着他的愿望实现了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