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社会主义实践道路伟大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那段青葱岁月,既是不忘历史,又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勇敢体现,对当代青年和社会发展来讲,亦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王玉山,中共党员,1944年7月出生;1989年获河南省委、省政府表彰先进个人;1990年被推选为中共河南省第五届党代表。曾任杨集公社党委副书记兼杨集公社新建队支部书记、队长, 城郊公社党委书记,东岸乡党委书记,上蔡县政法委书记,上蔡县人大副主任等职务;现已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知青代表合影 二排中间为王玉山同志

1973年4月,我接上蔡县委组织部通知,被任命为杨集公社党委副书记兼杨集新建队党支部书记、队长。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任命,我毫无思想准备。

早就听说杨集公社周边老百姓反映,当地的一些知青结伙打架、聚众闹事、无事生非。几任新建队的负责同志都是胆怯地上任,灰溜溜地离开。让我去这个地方,心里着实有些顾虑。

上蔡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效刚代表县委与杨集公社党委书记宋群珠分别反复做我的工作:一是你年轻,县里对你信任;二是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的号召,各级干部的职责和任务;三是大部分知青素质是好的,通情达理的,他们需要我们教育和帮助。我不得已,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一新的任务。

肩负厚望 走马上任

背起背包,带上平时爱看的《毛主席著作》《新华词典》《史记》《春秋战国》《水浒传》等八本书,我从杨集公社骑车前往新建队。

尽管之前去过,但这次心情与往日不同。一踏入新建队的地界,就格外感到大道笔直、平坦整洁。骑行3公里左右之后,转弯进入更宽广的大道。放眼望去,一排排的杨柳,一片片的果林,果子业已挂满枝头,处处鸟语花香,几百亩麦浪随风而动,一排排红瓦白墙有序坐落在黑河与杨岗河交汇之处,真个好一片田园风光!

再往前走,就是一派柳暗花明的景象。我东瞧西望,前后左右打量着这新的世界。一群男女青年和几个农民一起在菜地里干活,当走到近前时,有人喊了一声“书记来了”,他们就停下手来,一边打量着我,一边七嘴八舌地说道:“领导还年轻哦,是和咱们一起改造来了吧?”几个青年上前,接过我的自行车和挎包,嘻嘻哈哈,在欢声笑语中接纳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排左五为王玉山同志与知青代表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合影

青葱时光 岁月如歌

当时杨集新建队有110个人,其中知青95人,贫下中农代表12人,干部4人。4名干部分别是王玉山、陈培得、肖如意和霍景禹。另外,还有县民政局下派的王定宇、吕永贤两名干部在此住队。这些知青有开封的,也有本县城的;最大的20多岁,最小的16岁;有高中毕业的,也有初中毕业的;有干部家庭子女、教师家庭子女,也有市民家庭子女。学历、经历、家庭背景参差不齐,统一管理进行再教育难度较大。

一想到这些知青,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远离自己温馨的家,也确实不容易。他们是国家的新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和他们相处,也算有缘。所以我只能爱护他们,亲近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教育引导他们,而绝不能轻视和嫌弃。

而我当时年龄也不到30岁,平时想方设法和他们交朋友,积极用青年的思维和习惯与他们融入在一起,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不搞特殊化。

夏天蚊蝇较多,晚上睡觉没有风扇,我就和男青年一起睡在黑河堤上。那里河水清澈,一眼可以看到鱼虾。一到晚上,小螃蟹都往凉席上爬,我就和小青年们逮小蟹取乐。

每次劳动,我都提前动员,带头拿着铁锹,走在前头。大家有说有笑,唱着歌,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有一次,我正在带领知青们栽树,一辆吉普车停了下来,从车里下来了县委书记阎凤栖。阎书记看到我们都满头大汗,又看看新栽的一排排一行行的树苗和知青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笑着问道:“谁是王玉山啊?”

我忙迎了上去,自我介绍:“我叫王玉山。”

阎书记上下打量着我,高兴地说:“新建队交给你交对了,我看你和知青一样,看不出来两样呀!”

我说:“谢谢书记信任和支持。”

“好好干吧!有啥困难没有?”

我说:“靠我们劳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但我们需要拖拉机搞运输。”

“可以”,阎书记立即答复说。

时间来到了1975年,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丰收年,几百亩油菜、小麦长势喜人。开镰收割之前,我和班子几个人研究后召开了收割动员大会,又连续改善了几天生活,知青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积极准备,摩拳擦掌。可是第一天,不少知青手上就打了泡,开始叫苦连天。第二天天不亮,我和队干部及几个农民代表就起来帮知青们磨镰,并倡议和他们开展割麦比赛,极大鼓舞了知青们的劳动士气。

然而,几天的辛苦劳动,10多个女知青却累病了,我和几个干部带着医务人员看望慰问她们。结果在力争上游抢收氛围的影响下,她们硬是坚持到了最后。另外,有几个病重的,我立即安排送到县城医治。

麦割完了,在拖拉机的轰鸣声中,麦子被拉到了宽敞的打麦场上。一个多星期的大干快上,换来了10多万斤金灿灿的麦粒。广大知青们靠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大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青春无悔 情谊无价

几年间,我和知青们一起生活、一起锻炼,通过劳动不仅使他们真正了解了人民群众的疾苦,还改掉了做事不顾后果的不良习惯,一个个变得务实懂事了。渐渐地,他们既能够自食其力,靠勤奋与汗水创造自身价值,又坚定了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

工作和生活中,知青们和我无话不谈,我也把他们当成了兄弟姐妹。我以自己的言行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他们也尊重我、服从我、信任我。有的喊我书记,有的喊我领导,有的喊我老王,还有的喊我哥,我都答应。对待犯错误的知青,我不是大声呵斥,而是耐心教育。他们精力充沛,但不成熟,部分知青爱冲动,自控能力差,性格不稳定,这边批评了那边又犯,我就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逐渐地走向稳定和成熟。

为了加强对知青的教育和管理,我和几个干部定期与知青家长沟通交流,向他们介绍知青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我们规定,凡知青家长来队里都要热情招待,不能来的到家拜访。通过联系和沟通,有效增进了家长对知青生活的了解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知青们也以新建队为家,以干部、贫下中农代表为楷模,互相之间建立了亲密关系。

后来,他们中有的被推荐上大学或参军、招工,走时都恋恋不舍。多年以后,许多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有不少知青大学毕业后,安排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有的成了亿万富翁,有的成了县处级、科级干部,有的当了医生,绝大部分都干得很出色。

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

1975年8月,正值三伏天,原本高温少雨,庄稼旱得叶子枯黄,新建队组织知青们日夜抗旱。突然,一天黑云滚滚,雷声隆隆,倾刻间暴雨倾盆而下。知青们看到高温久旱下起了及时雨,欢喜若狂,不愿离去,尽情享受着清凉的雨意。

然而,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像蒙上了一层黑布。直到有人大喊“快跑!快跑”时,大家才惊醒过来,慌乱地跑回住室。地上的积水已哗啦啦地淌,几步之外看不见人影,说话听不到声音,从屋里拿个盆子向外一伸一拉,满满的一盆水。老农代表说:“从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下这么大的雨。”

暴雨下了一天一夜。天不明,我和干部肖如意、陈培得冒雨查看水情和青年们的安全情况。新建队从里到外一片汪洋,大礼堂和餐厅里,个别知青住室里,牛马棚里全都上了水。怎么办?我们研究了一个方案:打桩筑堤,把积水排出去。方案定好后,我们随即召开了全体动员会。第二天一大早,大家立即行动,集中了所有的麻袋、木棍、铁丝、沙子。尽管下着雨,大家干活热情高涨,男青年王胜利、侯永新、刘从山、赵长更,女知青郭爱霞、韩玉兰等都奋不顾身。在打木桩时,我一不小心,脚被钉子扎了一下,鲜血直流,知青们拉住我不让干活了,我说没什么,忍着疼痛包扎一下,又坚持干了下去。

两天的紧张劳动,修筑了一米高的护埂,把新建队围了一圈,积水也被抽出去了。但无情的大雨仍在不停地下,已3天3夜了,虽有缓和的趋势,但大水的威胁却越来越大了。记得10号那天,黑河水势暴涨,堤岸溃塌,滔天大水从新建队西边翻江倒海般奔涌而来,再奋力加高护埂也无济于事了。

当时新建队有将近120人,其中老人、小孩20余人,有些是放暑假来此游玩的,男女青年70人,干部、农民代表20余人。新建队被洪水威胁着,每个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不得不转移了。正在此时,县知青办派来了许志珍、王庚寅两个同志,传达县知青办要求立即转移的指示。我们立即向公社书记宋群珠请示后,宋书记派公社武装部长郏俊杰协助我,第一批先把老人和小孩20余人转移到公社;第二批安排女知青住太子庙学校;第三批青壮年断后。几个有病的女知青,我安排袁平把她们送回城里。王胜利、侯永新、晋学斌、刘从山、史纪珍、胡天顺等知青报名自愿断后,他们为了挽救新建队的财产历尽了艰辛。刘从山还在水中舍己救人,和店一名妇女被大水冲走后,他奋不顺身下水追几里地把她救了上来。

知青们转移安置后,我们站在高台上,只看到大水从西往东,又从北往南,3米高的巨浪齐刷刷地翻滚而来,以千军万马、排山倒海之势无情地毁灭着一切。所到之处,房倒屋塌,树木线杆被连根拔起,水中漂浮着死牛、死猪和人的尸体,景象惨不忍睹。

我们所转移的地方是一个高台,名曰太子庙。相邻着的是常营大队。我们亲眼看到大水无情地冲倒了他们的房屋,所有的群众都受了害。我当时任公社副书记,为了解决新建队和常营大队多年的矛盾,公社还让我分管常营大队。看到他们被毁掉的一切,我很同情,很难过,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带着几个知青帮他们疏通沟渠,转移几户年老体弱的人,给他们送去一点食品,安慰他们。事后,常营大队干部群众为表示感谢,送给新建队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知识青年风格高,大灾之年心连心”。

洪水过后,我和大家好多天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没有吃上一顿饱饭,知青们更是叫苦不迭。还好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没有忘记我们。先后通过飞机给我们投运了两次食品,还分给我们队两只气船。知青们看到飞机欢呼雀跃,感动得流下眼泪。

两天后大水趋缓,我与几个农民代表和会水的知青,坐上自制的油桶筏子和气船,冒着急浪冲击的风险,齐心协力冲到新建队,看到原来曾经欣欣向荣的新建队千疮百孔,无不伤感。两米深的大水仍浸泡着新建队的每个角落。我们只好划着筏子到最高处——黑河堤高台上,支上锅,找了成熟的南瓜做饭吃,尽管简单,却感到温馨而亲切。草草地吃了饭,大家一起动手,重新堵上了决口,把院里水抽干,整理了打面房,抬出了机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重建家园,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这时,我忽然想起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亲了。他们听公社干部说我被3米深大水围困住,不知死活,焦急万分,寝食难安。父亲会游泳,腰里缠着绳子要来救我。我听说后,心急如焚,怕二老担心,暗自落泪。知青们劝我立即回去看一下,再回来。我坐着新建队的拖拉机,天不亮回到家中,见了父母痛哭一场。我向他们说,县领导把知青和老农100多人交给我,大雨大水面前,我不能离开,我要为他们的生命负责,现在安全了,我才抽空回来。父亲说:“安全就好,回去吧,我放心了。”我在家草草地吃了饭,立即上路返回新建队。

坚定信念 重建家园

大概是8月16日前后,洪水开始退去。知青们要求重回新建队,热情十分高涨。我安排了第一批30余人,成立了突击队,返回新建队,重建家园。

大水过后,房倒屋塌,黄色的泥糊到脚脖子深,所有的农机具被一扫而光,石磙冲走50米开外。苍蝇蚊子兴风作浪,在炽热的阳光下,冒着30多度的高温,大家紧张地清理着厚厚的淤泥,寻找着大水冲走的农机具和生活用品。

经过连续三四天的奋战,整个场地已经基本清理完毕,随后又前后左右打药消毒做好防疫。没有倒塌的房屋留给知青们住,我没有地方住,只好住进猪圈里休息办公。一场大水过后的知青生活就这样又重新开始了。(党礼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