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崔莎莎

实习生 张伊婷

日前,全国高考成绩公布,考生迎来高招志愿填报的关键时期。为了给广大考生和家长志愿填报提供参考,极目新闻特别推出“极目云探校·2024高校招生访谈”节目,邀请一批高校的校领导、招生负责人做客极目新闻5G直播间,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指导。6月27日,极目新闻邀请到江汉大学副校长李卫东,来向考生和家长们介绍江汉大学的办学特色、王牌专业和今年的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江汉炳灵,世载其英。坐落于三角湖畔的江汉大学,是一所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办学体制的综合性大学。合并组建二十余年来,江汉大学一年一个新台阶,十年一次大跨越,奋力争创国家“双一流”。目前,江汉大学是湖北省唯一同时拥有2名全职院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省属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大奋进迈向“双一流”

极目新闻:目前,江汉大学正奋力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在这一征途中,学校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十年一次大跨越。学校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卫东: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梳理江汉大学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分别是“学科建设向一流”“科技创新向一流”“学子奋斗向一流”。

合并组建二十余年来,江汉大学学科发展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就。2021年获批博士点授权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其中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或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技术、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美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67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目前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科普基地1个、省级科研平台27个;拥有湖北省自科基金重点项目创新群体3个,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今年4月,学校签订首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协议,科研团队实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1200万元,此次成果转化交易额也创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单项交易额历史新高。

在学生培养上,我们有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充裕的办学资源,尊重学生发展意愿,分层分类进行培养。直博北京大学的田广梅、考研上岸北京大学的张珈宁、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曹亚北、上岸香港科技大学的吴显峰、实现从江大到斯坦福大学的跨越的夏宇、扎根新疆工作的赵甫恒、翱翔蓝天的东航首位女机长朱晨……二十三年间,江汉大学共为社会培养了诸多优秀毕业生,他们从江大出发,奋斗在各行各业,尽显江大学子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汉大学学子吴显峰(中间)

江大托得起学生的梦想

极目新闻:这些从江大走出的优秀毕业生,是梦想被江大托起的幸运儿,江汉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有怎样的特色?

李卫东:学校设有专门的拔尖人才选拔和培养方式,系统性开设了多个交叉复合实验班,实行全导师制培养模式,为交叉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开辟了多条赛道,提供了全面的平台和路径保障

同时,我校建设了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炳灵学院。炳灵学院既是一个实体学院,由学校直接领导和管理,同时又是一个办学机制,既在学校统一协调下,跨学院实现学科交叉、专业融合,选派优质师资,为每名学生配备科研导师,并开放先进科研实验室,选拔优秀的学生赴国际知名大学或教育机构交流学习和实践锻炼;特别优异的学生可向国内一流学术机构推荐攻读硕士及博士。炳灵学院连续两年均有学生申请成功进入中国科学院科创训练计划,并去中科院学习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学生在学校成长成才,也离不开老师们辛勤教诲。

李卫东: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谢先启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推动工程爆破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7.4%。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另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人选20余人次、省级人才称号人选90余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多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楚天园丁奖”“荆楚好老师”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先启院士指导学生做科研

极目新闻:学校的课程建设上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李卫东:我校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相结合,开设100多门产学合作共建课程,请企业、行业深度参与课程教学,将最新知识和技术更新到课程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化。对于人文领域,我们率先在文科专业中全覆盖设立符合文科生需要的高等数学课程,提高文科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人文社科专业还普遍开设适应数智时代发展需要的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类课程。对于理工科领域学生,我们开设人文通识课、美育课,在人才培养中实现了文理交叉、文工交叉、理工融合,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

极目新闻:考生和家长也很关心学校的寝室住宿条件、食堂味道、校园生活这些问题。

李卫东:江汉大学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未名山、三角湖清雅灵秀,科创楼、图书馆气势恢宏,是读书思考、修身养性的最佳所在。我校的七座食堂被誉为“网红食堂”,尤其是今年坐落的“立德苑”非常漂亮,菜色丰富,口味多样,满足各地学子需求,是集餐饮、聚会、研究、学习、交流、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多功能的综合型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汉大学校园

我校以“精品化、规范化、阵地化”为准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江汉之春”校园文化节、“清源之秋”读书节、校园篮球赛、足球赛、健康跑、“啦啦操大赛”“K歌大赛”“买得起的艺术节”等活动精彩纷呈。学校有各类社团100余个,自行车社团在环青海湖大学生公路自行车赛中还获得过多项冠军,激发了校园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2024年贵校招生计划有无增减?招录政策上有什么新的变化、新的亮点?

李卫东:我校今年本科招生计划 4790人。面向 28 个省区市共计65个专业(方向)招生。其中,湖北省3231人,外省1401人。在湖北计划中,面向全省(含武汉市)2431人,面向武汉700人,地方专项100人。

学校今年普通本科批,预估物理类53000名及以上,历史类11000名以上可报考。学校艺术类招生预估,美术设计类3400名及以上,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4600名及以上,音乐类330名及以上,舞蹈类160名左右,服装表演60名左右。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舞蹈、服装表演专业今年录取方式发生变化,往年的位次值参考意义不大。体育类则需要610名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装表演专业学子展演活动

今年学校招生计划向学生喜爱的专业倾斜。法学、汉语言文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热门专业计划安排充足。今年我校也将开展三个校际交流项目,计划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林肯大学、日本城西国际大学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实行“2+2”或“3+1”培养模式。今年我们文理科,就是俗称的大文大理,较去年增加了200个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