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李晴没想到,2017年一次偶然吃涮羊肉的经历,会给自己造成上百万的“损失”。

“当时在涮肉店里看到了众牧宝‘云养羊’的宣传。投资者出钱,平台对接牧民养羊。有羊只实物,有年化收益,还有实体店背书,感觉挺稳的。”李晴说道。

李晴提到的众牧宝,是一个养羊理财平台,号称“人人都是牧场主”——花1000元领养一只羊,一定期限后可获得相应收益。

但就在今年5月中旬,众牧宝“出事”了。投资者的钱取不出来了,客服人员发消息表示“账上已经没有资金”,办公地点也人去屋空。事后有投资者前往牧场调查,却发现羊都“消失”了。

自称有60万只羊的众牧宝,怎么就爆雷了?

数亿元取不出了

“请立刻停止买羊!”

众牧宝的众牧App主页面上,滚动信息提醒投资者停止投资,买羊入口也已经关闭。

中国新闻周刊实地探访众牧宝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办公地点,已是“人去屋空”。大厦工作人员表示:“监管部门5月18日到来后,办公室工作人员已经强制搬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查封的众牧宝北京办公地点。图/于盛梅摄

天眼查App显示,众牧宝背后的众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众牧科技”)成立于2015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成辽,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345万人民币。

众牧宝的投资者被称为“牧场主”,可以通过众牧App在线选购养羊理财项目、查看投资收益、查看牧场监控。其关联公众号“众牧羊村”2024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众牧平台的注册用户突破17万。

众牧App介绍,基于订单农业系统,养成出栏的小羊会直接销售到合作工厂或其他外域工厂,屠宰加工后销往全国,包括各大商超、批发市场、餐饮机构等。牧场主既可以选择提现,也可以把出栏的小羊兑换成“眼见为实”的羊肉。

李晴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份2024年1月签订的众牧宝《羊只养殖协议》显示,牧场方负责羊只的养殖,待认养羊只出栏后,牧场方将活体整羊出售给第三方,并规定,销售价格高于约定价格的部分归牧场所有,售价若低于约定价格,则按照认养人的认养只数乘以销售金额归认养人所有。

多位投资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多年以来养羊收益都是正的,没有出现过养羊亏损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双方签订合同的条款。图/受访者提供

近六年下来,李晴与家人在众牧宝里陆续投入的资金超过190万元。“虽然养羊利息一直在降,但收益不错,提现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李晴表示,平台的一年期养羊收益率从2017年刚开始的13.5%,逐渐下降到12.9%,中间各期也经历一定变化,2024年以来在8.9%左右。

“感觉平台是靠谱的,所以这些年来的本金与收益基本复购买羊了。”李晴说道。与她相似,多位投资者都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前基本并未有过提现。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根据平台设置,复购买羊很容易,但提现却并不明显且步骤繁琐。要首先点击“牧场收入”,再点击“出栏”,然后才是“提现”。不仅如此,复购资金当时就能到账且有短信提示,提现资金则要等到次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牧App提现页面。图/受访者提供

众牧宝官方发布的2024年4月运营报告显示,当月羊肉产品发出3256份,养殖收入764万元,认养88117只羊,出栏85083只羊。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直到2024年5月16日,众牧宝到期羊标出栏后无法提现。

令投资者们不解的是,5月15日众牧App还在宣传其认养活动;16日提现刚出问题时,官方解释也只是“系统故障”。

然而到了5月17日,众牧宝客服员工才对投资者坦承:“账上已无资金,资金去向不知;目前羊只在栏数量60万只左右;基层工作人员上月社保仍未缴纳,发现问题后选择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资者发现已无法提现。图/受访者提供

如果按照众牧宝客服给出的60万只羊的数量来计算,众牧宝此次爆雷风波涉案金额牵扯不小,规模可能达到6亿元。

“很多人都将接近全部身家放进去了,数十万、数百万投资规模的都有,上海地区有投资者投资金额达到千万以上。”李晴表示。

为何骗了9年?

众牧宝吸引投资者的,不仅是高收益率,还有一套完整的“互联网养羊”故事。

众牧宝创始人之一哈子良曾公开表示,通过互联网养羊模式,社会资金可以进入养羊实体,帮助养殖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哈子良曾受邀参加2019(第十八届)互联网大会后接受媒体采访,也被众牧宝重点宣传。

甚至众牧宝还会定期邮寄众牧内刊介绍养羊情况与企业文化,“2018年众牧的互联网+扶贫模式被评为2018年中国羊产业扶贫先进模式,更在2021年成为内蒙古羊产业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牧宝寄给投资者的企业刊物。图/受访者提供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众牧宝的投资者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群体,他们通过电视广告、线下宣传、亲友推荐等方式接触到众牧宝。

其实养殖保本这件事在农户看来非常难。“这种养殖模式看着就是不靠谱的。”来自内蒙古阿荣旗的个体养羊户于昆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养羊这件事投资大、回报小、不好做,他今年已经把羊都卖掉了。养羊的饲料、场地租金、水电费用算下来不少,这还不算羊羔夭折的意外损失。更何况近几年羊都“卖不上价”,把人工算进去甚至是赔钱状态。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投资者也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众牧宝则宣称:“每一家合作牧场都为投资人认购的羊只购买了保险。”投资者的确在App上能找到相关保险证明,并且可以查到相关承保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保险证明书。图/受访者提供

不仅是让投资者放心,众牧宝也擅长通过丰富的运营活动留住投资者。

据投资者介绍,众牧App玩法很多,积分被称为“肉丸”。用户可以通过在App做活动来获得肉丸,使用肉丸在羊村商城兑换实物商品和虚拟肉串、养羊红包等。

苏亮在众牧宝成立的2015年就开始了“云养羊”,他印象最深的是“周年庆”牧场主活动。包来往路费,活动三天,去牧场与肉类加工厂实地探访,吃烤全羊,游库布齐沙漠,还有帐篷露营。

“事发前1个月众牧还在筹备新的周年庆活动,谁能想到如今却取不出钱了。”苏亮仍然难以接受。

羊去哪了?

在维权时,投资者们才发现众牧宝的合同模板悄悄变了。

与《羊只养殖协议》不同,2018年的合同模板名为《众牧宝供应链金融业务投资合同》,其中未提及养羊销售相关环节,直接标明了年化收益率。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用户亏损该如何处理,合同中并未规定。

上海申宜禾律师事务所李海权律师解读,如果变更后的合同明确改变之前合同的实质性条款,而投资者接受并签约,则合同的权利义务发生根本性改变。假若在合同的实际履行中,牧场方仍然是按变更前的合同在还本付息,而投资者接受且无异议,则从法律上来看,双方的真实意思仍然是金融业务投资而非羊只养殖。

“如果无法提现,那么直接去牧场将属于我们的羊拉走卖了。”提现受阻后,有投资者愤懑表示。

只是,众牧宝的羊是否真实存在,也成了未知数。

官网显示,众牧宝主要与力农羊业、新禄牧场、草原牧场、苏尼特牧场和进利来牧场5个牧场合作,其中4个牧场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牧场均为内蒙古力农集团的直属或关联公司,而力农集团创始人正是曾为众牧宝创始人之一的吴长江。

宋倩是来自内蒙古的众牧宝受害者。提现危机爆发后一周,她驱车前往五原县查探。“从西向东,五原县众牧宝合作的4个合作牧场我都看过了。农户都说是自己租棚养羊,羊只的归属与众牧宝没有关系。”宋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力农集团牧场经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集团自养,另一种是农户合作,后者即农户租用力农的圈舍和场地、自行养羊,“基本没有农户选择用众牧宝的钱来养羊”。这与宋倩所见是对应的。

众牧宝并非完全没有羊。根据投资者提供的合同,中国新闻周刊联系到“山东大童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公司与众牧宝已合作数年,目前还有几百只众牧宝的羊,其中一些没有“卖完”,众牧宝出事后已与警方沟通。

“因为信任,我投了超过400万元,是家里全部的积蓄。现在看来牧场的羊可能都不是众牧宝的,我们被骗了。连续9年投资众牧宝,确实有些麻痹大意了。”苏亮懊悔地说道。

天眼查App显示,众牧科技目前有19条股权类财产,预估价值4264.09万元,但其中仅有16条资本类财产,74条都属于无形资产类财产。

警惕“云养殖”理财

其实“云养殖”的理财模式,一直都面临一定争议。

李海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众牧宝这种“云养殖”的理财方式本质属于众筹。目前我国对于众筹的监管立法和执法专注于股权众筹和借贷型众筹(P2P),对于其他形式的众筹、特别是“云养殖”相关的产品型众筹的监管立法尚不完善。

不只是众牧宝,“云养殖”类别的理财把戏近年来层出不穷。中国新闻周刊发现,万物皆可“云养殖”,包括养牛羊的理财平台“芝麻牧场”、养猪理财平台“牧芽”、海产养殖理财平台“趣养鱼”、网上种菜挣理财的“大农主”……更有与时俱进者,推出AI养牛、AI养猪等噱头。

但这些“云养殖”的共性是都涉及生物类资产,不可控性较大,其中芝麻牧场、大农主等平台已经爆雷。

李海权指出,披着养殖外衣的理财项目,承诺给予投资者高额回报,如果以此为幌子没有将资金投入养殖,那么该类项目风险很大、迷惑性更强。这一类“云养殖”在民事法律中,属于欺诈行为;在刑事上,项目发起者可能涉嫌集资诈骗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鲸平台智库专家、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众牧宝的投资标的是羊,看起来是助农养羊,但如果涉及资金挪用,则属于变相理财,营造出自己的资金盘模式。

苏亮也后知后觉,养羊如果只是个幌子,那众牧宝就是一个靠“拉新还旧”维持的资金盘,与庞氏骗局无异。一旦没有新人入场“买羊”,资金链断了,就会爆雷。

众牧宝是否把投资者的钱用来养羊?又具体养了多少只羊?投资者们的钱款又流向何方?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已有多位受害的投资者报案并提交证据,北京朝阳经侦目前已经立案调查,主要涉案人员已被抓捕。本刊多次拨打北京朝阳经侦联系电话,都未能接通。

据接近经侦的投资者透露,目前调查到的羊不到2000只,与众牧宝此前披露的60万的在栏羊只数量相差巨大,经侦仍在搜集关于牧场羊只的更多线索;众牧科技的资金流向、现有资产情况要以审计部门统计为准。案件的更多细节,仍等待进一步调查。

“你看上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上你的本金。但凡高于6%的理财,投资者需要做好功课、提高警惕。”郭施亮提醒。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晴、宋倩、苏亮、于昆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网上“养羊”就能赚大钱:众牧宝是商业模式创新还是理财骗局?》,2019-05-28,南方周末

《“没想到给羊投保是假的!”投资者指控众牧宝造假,记者实探:办公地被封已月余》,2024-06-23,华夏时报

作者:于盛梅

编辑: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