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住在北京房山区的单身母亲韩浪在公交车上向一名18岁的女孩泼浓硫酸,导致女孩的脸严重被毁。

不仅如此,车上其他乘客也受伤。

令人意外的是,韩浪在行凶后并未逃跑,而是选择主动自首。

在面对警察的审讯时,说到:“儿子,妈终于为你报仇了。”

韩浪的儿子究竟遭遇了什么?两个家庭之间存在怎样的深仇大恨,竟然导致了如此极端的报复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亲母亲的艰辛生活

韩浪来自重庆的一个贫困农村,22岁时被父母以高额彩礼为由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5岁的男人。婚后不久,她生下了儿子成成。

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丈夫脾气暴躁,经常对她打骂。

忍无可忍的韩浪最终选择了离婚,并争取到了儿子的抚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年仅两岁的成成,韩浪来到了北京房山区打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她必须同时扮演妈妈和爸爸的角色。

白天,她在工厂里辛勤工作;晚上,她要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

虽然生活艰辛,但每次看到儿子天真无邪的笑容,韩浪都觉得一切都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成是我的一切,"韩浪常常这样说,"为了他,我可以付出所有。"

在北京工作期间,韩浪结识了一位名叫李大君的残疾人。

李大君对韩浪及其母亲表现出了善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三人共同组建了一个新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韩浪感到了久违的幸福。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和她开玩笑,就在她以为生活即将好转的时候,噩梦降临了。

2005年4月24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永远改变了韩浪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下午,6岁的成成觉得在家很无聊,就想要妈妈同意他自己出去玩。

韩浪想到儿子从小没有父亲陪伴,心里有些愧疚,就同意了儿子的请求,但再三叮嘱他不要走远。

"妈妈,我就在村子里玩,很快就回来。"成成笑着向妈妈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这一去竟成永别。

到了晚饭时间,成成还没有回家。

韩浪开始着急了,她在村子里四处寻找,却始终不见儿子的踪影。直到深夜,她才不得不去派出所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一大早,韩浪又开始了寻找。当她来到村口的一处枯井旁时,看到周围已经围了不少村民。

她听到旁边有人议论:"这么小的孩子,是谁下的狠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浪心中一紧,立刻跑到井边查看,发现井底有一堆石头压着一个身影,露出的衣物正是成成的。

"我的孩子!"韩浪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周围的村民迅速上前抓住她,担心她会跳入井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很快赶到现场,将成成的遗体打捞上来。法医鉴定结果显示,成成是被人掐住脖子窒息而亡,随后被抛入井中。

经过警方调查,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原来,那天下午成成和村里的几个孩子一起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个13岁的男孩叫炎炎,是邻居张二群家的小儿子。

成成和炎炎吵架了。炎炎把成成推到地上,骑在他身上掐他的脖子。

成成不动了,炎炎开始害怕了。

他想到可以把成成扔进井里,用石头盖住井口,这样就能代表是他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律判决与赔偿纠纷

2006年1月3日,法院宣布判决结果。炎炎未到14岁,不用负刑事责任,但被判收容教养3年。

法院还裁定张二群家需向韩浪支付15万元赔偿金。

这个判决本应给这起悲剧画上一个句号,但事实并非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二群一家虽然表面上同意了判决,但实际上却一直没有支付赔偿金。

不仅如此,张二群还在村里四处宣扬,说自己儿子3年后就会出来,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我儿子很快就会被放出来,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张二群的这番话传到韩浪耳中,无异于往她的伤口上撒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了唯一的儿子,韩浪的生活陷入了绝望。

她整天以泪洗面,常常自言自语。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她也不愿生火取暖,因为她觉得:"我自己暖和了,儿子怎么办?"

韩浪几次去张二群家,要求他们执行法院判决,给付赔偿金。但每次她都被拒绝和侮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二群拒绝赔钱,还说话伤害韩浪。

"你儿子死了是他命该如此,关我们什么事?"这样的话语深深地伤害了韩浪。

眼看着儿子的遗体还躺在太平间里,韩浪心如刀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退而求其次,只希望张家能出一万元的丧葬费,让儿子入土为安。可即便如此,张二群依然拒绝。

法院也曾多次调解,建议张家分期付款,但张二群始终我行我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浪心中的怨恨和绝望越积越深。她感到自己不仅失去了儿子,还失去了公平和正义。

绝望中的韩浪开始萌生了可怕的念头。她想,既然法律无法给她公道,那么她就要自己讨回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11月,韩浪买来了一瓶浓硫酸。她开始暗中观察张二群家的情况,寻找报复的机会。

张二群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晴晴18岁,刚开始工作;二女儿患有先天性残疾;小儿子炎炎就是杀害成成的凶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浪原本想对炎炎下手,但他还在少管所里。她考虑过二女儿,但觉得伤害一个残疾人无法让张二群感受到真正的痛苦。

最后,她把目标锁定在了晴晴身上。

11月24日,韩浪获知晴晴将返回家中。次日清晨,她携带装有硫酸的瓶子,在公交车站等候晴晴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晴晴一上车,韩浪立马跟上。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韩浪突然起身,将硫酸向晴晴泼了上去。

车厢内随即响起了尖锐的叫声。晴晴的面部和身体多处受到严重伤害,全身烧伤面积占到了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还有数名乘客受到了轻微伤害。

"我不会逃跑的,我会自首的。我就要让张二群体会到失去孩子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律制裁与角色转换

2007年6月18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法庭上,韩浪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悔恨、痛苦,还有一丝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知道我做错了,"韩浪说,"但是当我看到张家人一直逍遥法外,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我只是想让他们也尝尝失去孩子的痛苦。"

法院最终判处韩浪13年有期徒刑,并要求她赔偿受害者家庭及其他受伤乘客的损失。就这样,曾经的受害者韩浪,变成了一个罪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人虽然不赞同韩浪的做法,但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

有人说:"如果张家当初履行了赔偿义务,如果法院能够有效执行判决,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指出:"韩浪的行为固然错误,但张二群家的态度也让人不齿。他们的冷漠和傲慢,推动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这起案件就像一个悲剧的多米诺骨牌,一个错误引发了一连串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炎炎失手杀害成成开始,到张二群拒不赔偿,再到韩浪的极端报复,每一步都在将这个悲剧推向更深的深渊。

最终,两个家庭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成成失去了生命,炎炎失去了自由,晴晴失去了健康,韩浪失去了自由。没有赢家,只有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