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天的官方回应后,姜萍事件基本有一个阶段结果。

其实姜萍的争议,问题本身并不复杂,去年就有一个几乎一样的案例。
那就是同样震惊大众的外卖小哥孙金元,一个外卖小哥居然在数学竞赛里击败一众名校生,当时自然也是一堆人质疑。

但质疑声很快褪去,因为孙金元来了个在线答题,在知乎上解答了好几个数学问题,如《欧拉常数的13个公式怎么证明》,并且在张益唐的学术报告《陈景润的加权筛法和素数间的有限距离》时和偶像张益唐直播连线。数学这个科目非常客观,会就是不会不会就是不会,非常清晰,疑问自然很快褪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今年,类似的操作全部走不了。
因为身份政治出现了,而姜萍恰恰是一个女性

许多人依旧用原有思维,认为这是一个学术问题,而学术问题,那么理所应当就是要允许质疑的。
哪怕是诺贝尔奖的论文,都要做重复实验,
爱因斯坦的理论,实验证明前都不敢发奖
所谓科学和真理,就是要允许讨论允许质疑的,连考验都经不住,你还有脸说自己是搞科学?

难道以后找女科学家发个论文,不允许质疑不允许讨论,谁质疑谁就是歧视女性,然后直接让诺贝尔发奖牌?你谁啊?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个女性权益问题,女性就不应当被质疑,
学术圈外的人质疑,那是你不懂数学,是破防了是嫉妒
学术圈内的人质疑,那就是你搞学阀,是见不得外来户
总之,谁质疑,谁就是猎诬,是歧视,是打压女性
她们认为女性取得任何成绩都不应当被质疑。

于是,在双方的交锋下,这个问题从原本简单的学术问题,变成了一个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
你居然敢说做题来解决争议?你居然怀疑女性取得的成绩,这毫无疑问是歧视女性。
于是一个原本五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大家吵了五天五夜。

所以事实就是,当年法国指责数学压迫女性然后把数学踢出高考的事情并不是笑话,很多简单的事情,一旦带上了政治因素,往往会变得无比复杂。
当年我们嘲笑法国的政治正确,现在来看,我们可能并没有嘲笑的资格。只有当你走到那一步了,你才能理解很多问题是从何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两边都有专家对轰的时候,其实比较靠谱的办法,是看利益。

姜萍的成绩,我一开始其实是信的
因为利益

我之前了解过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我完全知晓,这是一个非官方的,无法带来中考高考加分,也不能作为职称加权的比赛~
除了数学圈内出于兴趣爱好,我想象不到还有谁能通过这个获利,这都没有利益的东西,你费那么大劲整活吗?所以我认为是真的。

后来我不信,也是因为利益。

官方媒体大量报道,我非常理解,因为这两年中考分流,许多人是疑问的,此时有这样一个中专也能出凤凰的案例,告诉大家,中专也有不错的学习环境,也有好的老师,你努力也能取得成绩,这毫无疑问是非常正面的案例,肯定有积极性去报道。

女博主们力挺,我也理解,女性一直以来数学竞赛战绩欠佳甚至常常首页挂零,此时出现一个中专女生获得12名成绩,绝对是雪中送炭的鼓舞,所以肯定也会支持。

阿里这个更不用说,作为赛事举办方出了这样一个热血沸腾的案例,极大推动了赛事破圈。

而地方媒体和当地网民,没有直接利益,但有寒门出贵子的与有荣焉。

以上几方,出于利益或情感角度,顺水推舟的去支持,我都是完全理解的。

但有一个案例非常特别,那就是奥数竞赛教练赵斌。
很多女博主说这是男教练看不得女生是打压女性
显然是发言不过大脑的扯淡。

如果从利益角度考虑,作为奥赛教练的赵斌毫无疑问是最该支持姜萍事件为真的。

你们考虑一下
如果中专女生被发觉是数学天才这个案例是真的,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当前中考制度和学校教育可能有一定漏洞,是会遗漏数学方面人才的

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没有一个父母会接受自己孩子明明有数学天赋却被学校耽搁了,谁都怕自己孩子是天才但是没被挖掘出来。

这意味着奥数教练这类岗位,课程要爆满。
我都不用去猜,到时候必然是一堆家长,排队花几千一万块钱请奥数教练来测试自己家孩子是否有数学天赋,是否被学校遗漏了。
你去晚了,说不定花钱都排不上队。

这是绝对真金白银的利益,在真金白银的利益面前,什么“打压女性”“外来户”的理由都是搞笑,这是真金白银可能带来极大极大利益的。

出于利益考量的支持和反对,都不够有说服力
但违背自己利益的观点,这说服力就非常足了。

再到后面什么主等于6,月考成绩等抽象信息出来~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