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华声在线消息,近日,湖南省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稻试验田,2丘秧苗整齐壮实。“这是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两优2833’,已经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彭建介绍,今年2月,“两优2833”获得农业农村部完成品种审定,该院日前与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品种转让协议。

“两优2833”是常德市农科院以自有两系不育系28S和恢复系K334所配组合,是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中稻品种。“株高约12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为17.3万穗,结实率84.2%。”彭建说,“两优2833”全生育期132天,2020至202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超70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约6%。

“‘两优2833’米粒纤细晶莹,米饭清香四溢,吃起来柔韧有嚼劲。”彭建告诉记者,该水稻新品种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3%,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标准三级。此外,“两优2833”耐高温、抗倒伏、抗病虫害,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起,将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推广该品种。

近3年来,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与湖南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合作,研发水稻新品种10个,推广种植面积近200万亩。

编辑 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