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铜陵6月28日电(记者韩震震)“2020年这块地亩均税收才1.2万元,这才3年时间,就达到了15.3万元。”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在介绍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时,狮子山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骆慧敏,用了一个数字表达前后的巨大变化。

骆慧敏所说的巨大变化,是如今园区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一期。此前,这里是中熹科技产业园,因企业经营不善停产,曾建有厂房5栋,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以及未建低效用地50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狮子山高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铜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2021年3月,铜陵高新发展投资公司以司法拍卖程序取得所有权后,对相关资产进行了盘活。借助先进园区发展经验,狮子山高新区将其作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一期,打造薄膜电容产业园,初步探索出“工业上楼”模式。

“工业上楼”是在高密度园区的高层建筑中进行生产、研发、设计、办公的新型工业载体发展模式。对土地资源有限、开发强度已经很高的区域来说,“工业上楼”是有效保障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

作为铜陵市主城区,土地资源渐趋紧张一度成为制约铜官区发展的瓶颈,在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一期内,狮子山高新区建立多层标准化厂房,选定薄膜电容产业试行“工业上楼”模式,吸引多家薄膜电容关联企业入驻,实现“上下楼”就是产业链“上下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狮子山高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内,企业正在生产。铜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围绕薄膜电容细分产业链,园区陆续吸引上下游10余家企业入驻,初步建立了从自动化设备、拉膜、镀膜,到分切、卷绕、成品、包材的完整产业链。企业之间“当面锣、对面鼓”的技术研讨成为常态,出现质量问题、产量问题、交货期问题,基本上1小时之内就可以解决。

经过两三年时间发展,园区内的红旭智能装备、赛福电子、西帝电子等5家企业已经成为规上工业企业。2023年,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一期亩均税收已提升至15.3万元。

2023年年初,在一期的基础上,狮子山高新区趁热打铁,打造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新建6栋标准化厂房,配套建设1栋综合服务中心和1栋研发中心,侧重招引新能源汽车用电容、光伏电容、电力电容等产业链高附加值电容产品企业,高标准打造产业集聚空间。2023年5月,狮子山高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二期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工业上楼”试点名单。

目前,狮子山高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一期的10余家企业,全年将贡献规上工业总产值 2.5 亿元。二期目前已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个,协议总投资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