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6月28日,以“人才站C位,菁英领未来”为主题的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江南菁英”人才日在迎龙创新港隆重举行。这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第二年为全市人才打造专属节日活动,释放出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希望留住人才的强烈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0人入选“江南菁英”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江南菁英”入选人才名单,创新创业、教育医疗、技术技能等各行业领域共107名优秀人才和133名青年人才入选。美的制冷总经理陈晓光分享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共同成长发展的故事,市五院病理科主任邓玮讲述了在南岸区工作成长的获奖感受。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百名博士汇南岸”代表签约仪式和“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成华区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成立签约仪式,发布“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人才创新创业机会清单”等环节,让各类人才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更多有识之士更好了解南岸,把握发展机遇,实现双向成就,活动现场发布了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人才创新创业机会清单。清单里,7个科技创新攻关项目求贤若渴,4个园区平台近18万方创业载体虚位以待,13个用人单位54个高层次岗位招贤纳士,为科研院所、企业、人才三方共赢搭建桥梁的南岸实践。

此外,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持续创新人才服务载体,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多方联动形成人才服务矩阵等措施,落实落细服务人才的“关键小事”,帮助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多跨协同推动人才服务提质增效。

2024年“人才十事”发布

去年,南岸区聚焦人才实际需求,首次推出了十项人才服务的标志性举措——“人才十事”,承诺并完成了筹集高品质人才公寓、举办人才研修班等十件实事,受到了广大人才的肯定和认可。

今年,南岸区继续围绕人才的所需所盼,梳理形成了2024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人才十事”,并在活动现场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包括推出“人才政策集”,梳理汇集人才政策并实时更新,扩大政策知晓面;成立人才公司,丰富人才服务渠道;推动成立人才协会,打造“人才之家”;发布人才服务事项清单,提供73项人才服务;建设专家人才服务基地,为专家人才提供履职通道;建设人才服务阵地,打造“服务、交流、展示、创新”四位一体服务示范场景;举办“四链融合”研修班,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示范;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引育基地,开展人才培训、展示展览、创新创业沙龙等活动;举办系列引才活动,常态化开展“百万人才兴重庆”“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专场引才”“成渝云牵手•双城共春风”等引才活动;开展青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市外高校的南岸籍大学生提供政府、企业、公益等实习岗位,鼓励青年毕业后回乡就业等。

人才净流入指数位居全市前列

以开放之姿,邀天下英才。

近年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积极的姿态,努力把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打造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以‘江南菁英’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自主评价人才试点工作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在全市设立首个人才节日,建成了西部首个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园,新设立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工作站3639个,全年人才流入超过4000名,集聚软信人才超过4万名,人才净流入指数位居全市前列。”

南岸区区长、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茂春表示,人才日活动充分展示了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尊才爱才惜才敬才的人才服务理念,充分彰显了全区海纳英才的诚意。

下一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将持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以“江南菁英”品牌建设为牵引,以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为抓手,深化落实人才“十事”,全方位提升人才引、育、留、用各项工作,吸引更多的人才牵手南岸、热爱南岸、扎根南岸,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