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彦杰 中工网记者 甘皙

“各单位注意,架桥机启动作业。”6月25日,在长583.704米的成达万铁路遂宁段徐家湾特大桥处,随着中建八局安居制梁场总工程师叶安波指令发出,成达万高铁遂宁段首榀重约700吨的箱梁在17#墩-18#台上精准落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达万铁路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四川东向出川的重要通道。建成通车后,从成都经达州到重庆的行车时间将由5个小时缩短到2小时以内。随着新节点工程的不断完成,遂宁段的建设工作进入新阶段,成达万高铁5标正加大人员、设备投入,倒排工期、抢抓进度,确保工程按既定时间节点推进。

以毫米计算误差 遂宁段首榀梁成功架设

随着提梁上桥工作的顺利完成,项目5标段施工重点正式转入“线上”施工阶段,开启692榀梁的架设工作。

“前期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每一个桥台、桥墩进行精准定位,严格测量相关数据,高程、位置等数据必须非常精确。”中建八局安居制梁场总工程师叶安波介绍,从桥墩建造开始到桥梁的架设,汇总的数据表以“摞”为单位进行计算,每个部位、工序的建设数据及时汇总分析后都将成为桥梁的架设的有力指导。

为确保首榀梁在“只有一次机会”中顺利完成,正式架设前,需要对架桥机进行静载试验等测试,保证液压指数达标,检测螺栓与螺母是否变形、机器支腿与主梁连接的支撑角度是否符合规定,通过多次精准测量放样,得出墩台中线、垫石标高、锚栓孔位置等详细数据,实现在安装过程中把重约700吨、长32.6米的箱梁架设误差控制在20毫米以内,达到安全精准架设架梁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次跨越既有铁路线 德公村特大桥进入转体施工

灌浆、浇筑、振捣……在位于成达万铁路5标控制性工程德公村特大桥施工现场,装满混凝土的罐车来回穿梭,泵车将混凝土送至指定位置,数十名工人有序作业,抓紧时间进行“跨越沪蓉双线高速铁路37号转体主墩下承台”施工。随着浇筑完成,标志着德公村特大桥跨越既有线转体施工正式拉开序幕。

“37号转体主墩与既有桥梁的距离仅为10.2米,且墩身与接触网回流线距离仅有14.1米。”现场负责人介绍,德公村特大桥全长3876.484米,在施工过程中需4次跨越既有铁路线,精确的施工距离要求,不仅考验着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更对工程的安全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转体要求,37号墩墩柱底部设置了转体结构——由上下转盘、球铰、撑脚、环形滑道、牵引系统和助推系统等关键部分组成,确保了转体的精确度和安全性。而本次完成浇筑的下承台,作为转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次性浇筑了406立方米的混凝土,配合球铰、牵引系统精确安装,保证了工程质量达效达标。

“根据既有铁路施工的复杂环境和施工风险,我们指定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吊装风险。”现场负责人介绍,项目将精细施工方案、完善应预案、加大安全质量管理,确保施工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前提下,保障了既有铁路营业线的安全运营,以“破局者”的姿态为工程全面大干快上创造良好条件。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