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锂电池工厂突发大火,迅速引燃了锂电池且发生爆炸,从冒出烟雾到熊熊燃烧,只用了15秒,以至于很多人还没来得及逃走,就被火焰和毒烟熏倒。期间,工人们曾试图用灭火器灭火,但没有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烧得太厉害了

大火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由于起火车间储存着3.5万个锂电池,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并发生爆炸,消防员费了很大功夫才把火扑灭。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事故造成20多人遇难,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初步统计至少有17人。事故发生后,中国驻韩国大使连夜赶赴现场,协助韩国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救治、善后等多方面工作。

韩国总统尹锡悦也亲赴火灾现场查看,要求彻查事故原因。在现场指挥善后工作的京畿道知事立马做出保证,将在全城开展安全调查,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尽管事故已经发生,但再次排查是十分有必要的。众所周知,韩国的制造业十分发达,华城市更是聚集了2600多家各行业工厂,其中不乏锂电池这类高位易燃易爆产品,这次的事故这么严重,可见工厂平时在安全监管方面做得不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尹锡悦到现场视察

事实也的确如此,曾在事发工厂打过工的中国留学生向记者透露道,锂电池特别容易点燃,两端不小心碰一下都能擦出火花,小型爆炸时有发生,只不过基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这本身也证明了锂电池厂存在安全隐患。

即使没有爆炸,锂电池中的电解液也有很大的毒性,一旦泄露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工厂应该定期安排工人们体检。

但别说体检了,针对员工的消防培训和演练也没有,只是在进厂之初会告诉他们锂电池容易起火,操作过程中要小心一点。可以说,这次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祸。

这并非韩国第一次发生电池厂起火,却是伤亡最严重的一次。2017年到2019年,韩国一共发生了28起大大小小的电池厂火灾事故,该国储能市场一度瘫痪。

不可否认,锂电池本身的危险系数就很高,但灾难频发的背后,是对工人的保护缺失和监管不力,工厂为压缩成本,不惜将员工的生命暴露在危险中,再加上其中大多数都是临时工,就更没人在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时不注意,出事就晚了

这些临时工大多来自中国东北,且普遍为朝鲜族,和韩国人沟通起来没有压力。他们经由中介介绍,来到韩国工厂做工,拿的是韩国最低时薪,一小时只有50元人民币,因为工资太低,韩国本地人都不愿意到工厂基层干活。

虽然工资不高,但韩国为了吸引外籍劳工,会专门为他们提供额外食宿,包吃包住,所以工人们基本上没什么开销,赚的钱都能省下来贴补家用,一个月就是一万多人民币,如果愿意加班,赚得就更多了,对东北民众来说是一份可观的收入。

近年来,韩国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体量无法维持其规模庞大的制造业生产,于是不得不依赖外籍劳工,而中国东北在地理位置上靠近韩国,且当地薪资水平较中国南方地区偏低,因此不少人会漂洋过海去韩国打工。

除了中国人,越南人也占了韩国外籍劳工中的很大一部分,尽管有着“新一代世界工厂”之称,越南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却远远低于中韩两国。从官网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有7.8万越南人出国打工,其中光是去韩国的就高达5500人,占比超过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首尔,外籍劳工集会

从整体来看,截止去年年底,韩国的外籍居留者共有250.8万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人、越南人和泰国人,数量分别为94.2万、27.2万和20.2万,来自其他国家的外籍劳工数量都在20万以下。

人口下降引入外籍劳工无可厚非,本来也是你情我愿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外籍劳工就低人一等,应该接受韩国企业的剥削和压榨,韩国人的命是命,外国人的命也是命,为了多赚一点钱,忽略员工生命安全,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一旦出现事故,韩国工厂要支付的可就不仅仅是赔偿金了,连带着名誉也会严重受损,而对于那些遇难者的家人来说,更是无法言说的伤痛。希望韩方能重视这次事件,处理好善后事宜,加强监管,不要让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