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千层浪,处处麦谷香。

夏至过后,洛南县10万亩小麦收割接近尾声,零星小块的麦田犹如一块块金黄色的地毯,点缀在青山绿水间。

6月23日,由党员干部组建的夏收工作队,头顶烈日,开着收割机,挥舞着镰刀,奋战在麻坪镇娘庙村、三要镇永坪村、古城镇何村各个角落,让群众每粒粮食归仓。这是洛南县开展“三夏三同三促”支农专项活动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6月以来,全面进入“三夏”时节,洛南县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在全县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以“做好夏收夏种夏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促产促销促收”为内容的“三夏三同三促”支农专项活动,让党员干部在一线助农夏收、帮群众解决问题、转变作风、为民办好实事。

千名干部下基层,助农“三夏”解难题

夏收,是一年最繁忙的季节,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时期,洛南县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县、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包扶机制,深入全县247个村(社区)帮助群众开展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全面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6月12日,在洛南县保安镇庙底村种粮大户张冬娃的麦田里,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农机手们正驾驶着收割机驶过滚滚麦浪,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切割、脱粒、入仓一气呵成,田间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不一会儿,饱满的麦粒就堆满了收割机的储粮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的忙碌,党员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34名县级领导率先垂范,800余名科级干部身先士卒,千余名党员深入基层一线,组建300余支帮扶工作队,每天动用人力5万余人、收割机150余台,做到人歇机不歇,日夜抢收,确保全县小麦、马铃薯、油菜、瓜果蔬菜等农作物颗粒归仓。同时,针对近期干旱问题,积极统筹动员各方力量,利用一切水利资源和灌溉设施,组织群众全力做好烤烟、玉米、豆类、蔬菜等农作物抗旱保苗工作,积极做好农作物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目前,全县完成小麦收割9.5万亩,夏播大豆3.12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9800亩,播种其他农作物1.1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吃同住同劳动,纾难解困在一线

“群众的需求是我们的最大动力,群众的满意是我们的最大心愿。”6月11日,洛南县委书记杨长江来到距离县城37公里的灵口镇五家沟村,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夏收夏种夏管工作,晚上在群众的院子开起了“院落会”,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产业增收,当晚住在了群众家里。第二天天刚放亮,他又来到灵口镇上河村,就地帮助桑树岭组群众协调建设1.1公里断头路,有效解决了该组46户165名群众出行和430亩烤烟耕种采收问题。

进了农家门,就是农家人。洛南县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所有县级领导、包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坚持在村上住3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助力群众做好夏收抢种工作。所有县级领导、247个村包扶单位“一把手”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做好粮食收储、秋粮播种、防汛备汛、抗旱保苗等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做家务、干农活、整治环境。通过“群众会”“院落会”“党员会”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生活,广泛征求群众在乡村振兴、千万工程、陋习治理、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制定问题台账,着力帮群众解决生活中的急难愁盼。

6月份以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共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1822件,受益群众2.5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变作风办实事,千方百计促增收

躬耕不辍,锤炼不止。在支农专项活动中,洛南县广大党员干部持续转变作风,坚持领导带头作示范、田间地头听民意、服务群众全方位,统筹调动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努力为民办实事解民忧,持续促进群众增收。

洛南县各级领导干部将基层一线作为锤炼干部能力和作风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全力做好粮食促产、促销、促收工作,在全县东、西、北三路分别设立8处粮食收购网点,确保群众卖“明白粮”“放心粮”;针对滞销的农副产品、农作物,广大党员积极帮助群众找销路、拓市场;抓好农产品“后整理”提升附加值,依托“洛味缘”品牌,通过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形式,推动洛南豆腐、核桃、畜产品、食用菌、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同时,按照洛南县《粮食生产扶持办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面及时足额兑现群众的补助措施,切实保障农户生产经营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洛南县各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守住耕地红线,端牢粮食饭碗,全面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产业振兴助推洛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赵晓翔)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