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守护蓝绿基底,筑牢生态屏障。2024年以来,嘉兴市秀洲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持续聚焦“三年行动”,深入践行保护和保障核心职责,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定格局、土地综合整治优布局、城乡有机更新提品质”的要求,在奋力推进全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实践中,交出自然资源部门的一份高分答卷。

绘好规划一张图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当前,在“城市西进、重心西移”战略机遇下,秀洲区全面开启空港秀水创新绿谷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新征程,以新塍塘绿道为生态纽带,全面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清晰、配套完善、联动机场的现代化高能级城区。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指南,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秀洲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秀洲聚焦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建强主城区,以城市西进和临空经济区为重心,立足长三角一体化,高起点高规格推动城市西进概念性规划和重点片区详细城市设计。

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三区三线”是指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空间,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旨在明确不同空间的主体功能和边界,实现国土空间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2024年以来,秀洲区划定耕地保护任务28.6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6.6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占稳定耕地比例88.35%。

持续完善规划编制。秀洲区以高质量实施规划、提升空间品质为目标,重点推动全区各镇(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截至目前,秀洲区各镇(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完成公示和听证程序,按需开展详细规划编制,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全覆盖。2024年上半年,秀洲区共完成15个单元的控规局部调整、51个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系统谋划城市发展。秀洲区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向上争取将秀洲临空经济区纳入长三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战略功能区,提升临空经济区战略地位,为未来发展提供高能级支撑。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土地要素保障是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的基础保障。2024年以来,秀洲区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46宗,供应面积4523亩;完成消化批而未供3189亩;已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18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7.3%;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92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68.7%。目前,秀洲区土地供应面积、任务完成率和消化批而未供面积均列嘉兴市第一。

秀洲区还在嘉兴市率先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新模式。4月19日,一宗位于秀洲区新城街道的出让面积约6.5万平方米的混合产业用地,由某建设发展公司摘得,标志着秀洲区在产业用地科学配置、高效利用的探索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为今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给予了支撑,更为后续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了空间。

与此同时,秀洲区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做好重大项目用地指标统筹保障,多渠道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发挥有限资源最大效能。秀洲区推动京杭大运河综保工程等5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时申报省政府2024年重大项目用地清单,并全部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纳入国家配置用地计划范围,涉及新增建设用地0.25万亩;支持某薄膜电池项目(二期)等项目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级用地指标奖励;积极向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报送某企业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项目用地指标申请,争取跨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18亩。

强化耕地保护 统筹推进综合整治工作

地载万物,万物共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秀洲区坚持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因地制宜,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不断强化耕地保护,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秀洲区深入推进“多田套合”综合整治,2018年以来复垦出的土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3.4万亩;坚决扛起粮食生产安全主体责任,秀洲区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2023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4%,粮食总产量3.08亿斤,列全省第8;秀洲区在全省首创农田退水“零直排”,深入实施“肥药两制”改革,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成功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县、“肥药两制”综合改革试点县。

耕地保护需要全面激发积极性。“秀洲深化落实耕地保护补助资金发放工作,补助最多的村达100万元以上。”秀洲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了奖补资金,村集体和村民参与耕地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大大提高。2023年,秀洲区共拨付耕地保护补偿资金4417.97万元,真正实现“谁保护,谁受益”,为推进全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擦亮生态底色 让野生动物有家可栖

漫步在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只见一湾碧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草间自由穿梭;抬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让人沉醉不已;时而还能看到水鸟从芦苇丛中飞起,或驻足停留,或栖息觅食,充满了自然趣味……

近年来,秀洲区以林长制为抓手,持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为更多野生动物提供优质栖息地。围绕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秀洲区全面推动大运河美丽生态廊道建设;秀洲区组织开展林草湿普查和森林督查工作,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秀洲区持续推进野生动物保护,重点突出鸟类保护,按照上级部署,开展“之江利剑”“清风行动”等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2024年以来,秀洲区共拆除鸟网68张,立案查处3起,查处5人。

自然资源是生产之要、生存之本、生态之源,在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过程当中,起到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秀洲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秀洲区将扎实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质量保障、高效率利用、高效能治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吴冰鑫、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