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走进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范家村的“妇女微家”,手工艺人陈卫彩正认真为村里的妇女讲解虎头鞋的缝纫技巧。 大家一边听讲解一边飞针走线,一道道复杂的工序过后,色彩艳丽、精巧可爱、活灵活现的虎头鞋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卫彩正在缝制一双虎头鞋。

今年72岁的陈卫彩,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从小跟随母亲学习纺线、织布和制作千层布鞋,尤其偏爱虎头鞋。母亲总是告诉她,虎头鞋能保佑孩子虎头虎脑、健康平安。

制作一双地道的虎头鞋涉及多种工序,包括剪样、粘样、纳底、做鞋头、鞋面、镶边和修整等。绣虎脸最为复杂,虎眼、虎眉、虎嘴、虎鼻都要靠针线缝制,需要用到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自幼的传承再加上多年的经验,陈卫彩做的虎头鞋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卫彩做好的虎头鞋成品。

起初,陈卫彩觉得这只是个很普通的手艺,并没有多么重视。然而,一次去烟台打工的经历改变了她的看法。她发现,在蓬莱等旅游景点里,虎头鞋受到游客们的热烈欢迎。于是,她也开始尝试将自己做的虎头鞋带到集市上去销售。初次摆摊的她心情既紧张又期待,但很快,她的手工虎头鞋便以独特的设计和精细的做工赢得了顾客的喜爱。“很多游客都没见过这种虎头鞋,觉得很洋气。看到大家喜欢,我感到特别满足。这不仅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激励,让我更有动力做下去。”

对于陈卫彩来说,售卖虎头鞋并不是她的最终目标。她更希望让这项传统手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扬。“只要你愿意学,我就愿意教。”她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手艺。年轻时,她也曾辗转多地打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这门手艺无私地传授给身边的人。“之前去看孙子的时候,我就在小区里做虎头鞋,好多人围过来看,想学。我就直接在小区里教他们,大家都很感兴趣。”陈卫彩回忆道,“跟我学习的大多是家庭主妇,我希望她们学会后也能售卖,当成个兼职挣点钱。”前不久,她看着短视频火爆,还摸索着开启了直播教学,虽然就几十个观众,但她已经很满足。

如今,陈卫彩来到了南范家村定居。在高兴镇妇联的组织和帮助下,她在村里的妇女微家开起了“培训班”,每一位学员都能感受到她的热情和耐心。“一有时间我就和姐妹们在一起做虎头鞋、虎头帽。每做成一个都很有成就感,还想再做个更好的。”南范家村村民李宗慧开心地说,“很庆幸能有陈大姐这样的老师,无私地把这门手艺传授给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卫彩正在教村民缝制虎头鞋。

“我们高兴镇妇联也借此机会,利用妇女微家这个阵地,不仅能让这项手艺延续下去,还能让村里的妇女闲暇之余有收入。”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妇联主席马淑杰介绍,“如今,纯手工制作的虎头鞋在市场上能卖到80元一双。”

现在,陈卫彩依然每天忙碌着制作一双双精美的虎头鞋。她的双手虽然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一针一线中所传递出的热爱和执着清晰可见。“虎头鞋不仅是一双鞋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她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周丹阳 通讯员 王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