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泰安市泰山区灵山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11栋楼房、612户居民、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环境杂乱、屋面漏水、墙面破裂、景观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亟待破题解困。在改造中,在设施更新基础上,融入红色文化、历史文脉,打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版”,成为配套设施完善、特色文化鲜明、历史传承有序、管理长效的“四有”小区。实现了从“改小区”到“改生活”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新后的灵山小区鸟瞰图

二、经验做法

1.注重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在灵山小区改造过程中,注重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传承,通过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览室的建设,展现了泰安党组织的奋斗历程,为居民和党员群众提供了宝贵的党史教育和党建文化熏陶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区内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照片

2. 注重历史遗迹保护利用。对小区内的老建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保护,加强小区内老石磨、老树木等历史记忆、城市记忆的保护。在顺承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保持小区传统风貌,在城市更新中再现文化遗迹的价值和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注重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实施“物业融网·红暖万家”工程,建立“党建引领、行业主管、街道主抓、社区主办、物业主干”红色物业管理体制。深化社区和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一站式、多元化”问题化解工作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新后的小区文化宣传墙

三、专家评议

泰山区灵山小区改造中兼顾完善功能和传承历史,在改善老旧小区居住条件的同时,加强对小区内的历史古迹以及承载社会变迁和居民情感的老建筑进行科学合理地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预见,将来的老旧小区改造将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更新,应积极融入文化元素,对区域特有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保护、整理、植入,增加文化内涵,提升居民精气神,塑造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