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8日(记者 赵昕睿)现场检查,对于拟IPO企业来说,往往意味着德莫克利斯之剑,发现问题后,往往不仅是撤单命运,不能一退了之,后续处罚也会接踵而来。

6月21日,上交所公布主板IPO凤登环保(浙江凤登绿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终止审核,原因为发行人和保荐人财通证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6月20日,深市主板IPO春城热力(吉林省春城热力股份有限公司)被终止审核,原因为发行人主动撤回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凤登环保和春城热力分别为2022年被抽中现场检查首发上市企业的第三批和首批企业。而春城热力是2022年首批现场检查名单中最后一家终止审核的IPO,这也意味着9家IPO全军覆没,2023年和2024年被抽中现场检查的IPO情况又是如何?

自2022年现场检查启动以来至2023年,总计抽查51企业。其中,2022年共计34家,首批家数为9家,现已全部终止。第二批仅2家,第三批为20家,第四批为3家,目前仅5家未撤否;2023年公布了3批,共计17家,其中10家未撤否。

总体来看,2022年抽查中企业中实现上市3家,分别为浙江荣泰、宏盛华源和中航上大;2023年抽查企业中还未有上市企业。全部51家企业中仅15家或还有跟踪价值,其他均已撤单。

2024年以来,中证协目前只公布了一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2家分别是科创板IPO恒达智控和主板IPO城建设计。

春城热力业绩下滑却提升分红、主营区域相对集中

深交所官网显示,春城热力保荐机构为中银国际证券,在经过一轮问询后并未回复,并于6月20日主动撤回被终止审核。根据最新招股书,发行人主要从事供热服务、供热设施建设、管道建设及维修服务业务以及供热工程设计,主营业务包括供热业务和建设、维护及设计业务,报告期内(2020年至2023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以供热业务为主,收入占比分别为 74.91%、90.75%、92.97%和 97.88%。此次拟募集6.12亿元,多数用于供热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为4.01亿元,剩余将投入到燃气调峰热源厂工程。

业绩表现来看,从2020年至2023年1-6月间,企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8.97亿元、16.50亿元、16.55亿元及8.9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1.23亿元、1.15亿元及1.25亿元,可以看出,发行人从2020年后的营收和净利润皆在呈现小幅下滑趋势,于2020年至2022年还分别进行了现金分红,额度为4807.01万元、5367.05万元和4200.30万元,公司在第二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分红额度却有所提升。

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应,部分相关风险因素或成为撤回主因之一。另外,春城热力的供热业务成本主要来自热源成本,热源是否充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热电厂的持续运营且向公司正常供应热能。报告期内,公司向地方热电厂及春城投资采购热能的成本分别为 64,055.00 万元、65,109.90 万元、 76,282.36 万元、41,631.61 万元,占公司供热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53.43%、 54.20%、56.93%、62.94%,存在供热业务受制于热电厂经营情况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发行人会计事务所为大华会计事务所,因在对上市公司金通灵出具审计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除没收业务收入和罚款外,还被江苏证监局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这也导致众多上市公司与大华纷纷取消合作,出自大华之手的审计报告真实性和准确性自然也将遭受市场质疑。

22年-23年总计抽查51家,上市进程值得跟踪的仅有15家

2022年除第一批9家IPO全军覆没外,其余名单中被抽中现场检查的IPO情况如何?

2022年4月22日,中证协公布了第二批被抽中现场检查的首发申请企业,为2家创业板IPO芯微电子和鹰之航,但分别于2023年3月18日和2021年2月24日因撤回而终止审核,保荐人分别为国金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

第三批IPO现场检查名单于2022年7月15日出炉,也是4批名单中检查家数最多的一次,分别有13家主板IPO企业,即浙江荣泰、主板安乃达、敏达股份、宏盛华源、悍高集团、永林电子、发达股份、诚丰新材、香江电器、凤登环保、永杰新材、峻和股、新大禹;5家创业板IPO企业,即速达股份、英创力、易诚互动、索迪龙、中航上大;2家科创板IPO企业,即清大科越和佳驰科技,

以上第三批现场检查共计20家IPO企业,其中3家企业已成功上市,分别是浙江荣泰、宏盛华源和中航上大,还有5家企业处于问询或中止审核状态,上市仍有希望。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8月8日,证监会披露的首发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中,7家IPO于同一日被终止审核,其中包括名单中的永林电子、发达股份、诚丰新材、峻和股份等4家主板IPO,因单日主板撤单数创下了2021年以来新高而备受关注。第三批抽查IPO名单中,企业佳驰科技因保荐人华西证券被证监会采取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发行注册程序不得不被中止,这让佳驰科技的上市进程也增添了新变数。

2022年10月28日,第四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公布,为IPO主板博涛热工、创业板科都电气和创业板大成精密,但都因主动撤回被终止审核。

综合来看,2022年共计34家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首批、第二批和第四批名单中的IPO皆已全军覆没,唯有第三批名单因IPO检查家数多仍有一线希望,还有5家企业上市进程值得进一步跟踪,为企业安乃达、悍高集团、永杰新材、速达股份和佳驰科技,审核状态分别为注册生效、中止、已问询、注册生效和中止;所有终止审查的IPO则因发行人或与保荐人一同主动撤回申请而纷纷“下线”。

从2023年和2024年被抽中现场检查的IPO来看,还有多少家企业仍在等待上市?

据统计,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23年分别公示3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的抽查名单,总计17家,第一批5家IPO于1月6日公布,包括企业羊绒世家、海湾化学、开科唯识、恒业微晶和双瑞股份;第二批IPO于4月14日公布,只有1家企业为海谱润斯;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11家于7月7日公布,包括企业黄山谷捷、中鼎恒盛、兴福电子、丰倍生物、春晖能源、卓谊生物、海电运维、图特股份、规划总院、国宏工具和奥德装备。

截至目前,上述17家IPO中,因补充或更新财报审核状态为“中止”的占据多数,共9家,剩余共有7家主动撤回被终止审核,只有企业黄山谷捷处于问询阶段。其中,IPO海湾化学因未完整披露员工持股平台股权质押解除情况、多项会计核算存在不准确情形的两大违规行为,于5月15日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目前审核状态为“中止审核”,但因现场检查被查出纰漏,上市折戟或已成事实。

2024年以来,中证协目前只公布了一批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于1月15日披露了2家IPO,分别是科创板IPO恒达智控和主板IPO城建设计,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证券和中信证券。企业恒达智控因和保荐人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于5月11日被上交所终止审核,企业城建设计则因财报更新于3月31日显示“中止审核”。

从2022年到2024年目前被抽中随机检查的IPO中可以看出,即使企业主动撤回也难逃事后追查,显现出对现场检查中的撤回企业“一查到底”,切实落实“申报即担责”的监管理念。

“申报即担责”于年内已多次进行强调,证监会不仅同步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现场检查力度,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比例,形成充分发现、有效查实、严肃处置的监管链条,有力震慑财务造假,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也随之提高5倍,严监严管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