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6月28日讯(特约记者 陈蒋逸)半导体设备是支撑电子行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环节市场空间最广阔,战略价值最重要的一环。

据集微咨询预测,中国大陆2022-2026年将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半导体设备需求将维持高位。然而,研报显示,我国半导体设备的整体国产化率仅12%。所需投资成本最大的半导体前道设备中,关键九类设备的国产化率皆小于10%,而高端工艺中的国产化率则几乎为零。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设备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方向。

此外,美日荷限制关于先进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美国不断呼吁加强盟国间的协作,欲说服更多国家在半导体相关物项的对华销售施加严格的出口管制,促使供应链转移并采取芯片断供等手段限制中国。

国内半导体企业迎来转型机遇,自研半导体设备不断替代老旧设备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产业链条长、复杂性高的半导体产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协同,是设备等产业链重要节点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设备企业需进一步强化集成能力,与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进行网络化协同创新,新一代半导体设备的推出尤其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紧密合作。

例如,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就于 2022 年推出了供应商协作计划,与其供应商之间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包括共享技术路线图、共同研发、早期供应商参与等机制,有助于提前识别和解决供应链中的潜在问题。

同一年,长于刻蚀、涂胶/显影等多项半导体设备生产的东京电子(TEL)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不仅积极开发自主技术,也通过多元化供应商和增加库存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供应链风险。

美国半导体设备巨头科磊(KLA)则积极地投资自动化和数字化,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还采用分散式的供应链模式,在多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以降低对单一地区的依赖。

由此可见,为提高供应链韧性与灵活性,加快数字化、强化协同性、稳健的产品和库存战略,以及可持续性,是企业在进行半导体供应链布局和调整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的探索实践

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的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管理情况,《科创板日报》研究员从科创板相关上市公司中,选取中微公司与盛美上海进行案例研究,从公司官网、公开发布的ESG报告等,看看其实际的操作状况。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微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下游集成电路、LED外延片、先进封装、MEMS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公司销售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提供配件及服务。

在企业的供应链安全与韧性方面,中微公司从加快数字化与强化协同性方向做出了一些积极尝试。2023 年,中微公司运用中微汇链自主研发的We-linkin系统,与12家关键供应商实现了某些关键过程及关键数据的线上SPC监控。

公司也通过自主创建的供应商评分小程序(Scorecard App),从供应商的质量、商务、交货三个方面,每季度对供应商进行百分制的打分评估,综合评估供应商的供货表现。并选定一定数量的关键供应商进行年度审核,通过制定《供应商年度审核表》(Supplier Re-evaluation Checklist),从主要关键零件的生产流程、质量问题的处理、质量业绩、信息安全等四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年度综合评价。2023 年共对 15 家关键供应商进行了年度审核。

盛美上海同样通过加快数字化来加强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管理。盛美上海,全称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半导体清洗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立式炉管系列设备、涂胶显影Track设备等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公司同专业机构合作,搭建了盛美上海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SEM)系统,并制作了《SRM 系统培训文档(供应商端)》,用以识别和评估公司整条供应链中日常和异常的风险和漏洞。

总体而言,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在精进技术和产品能力的同时,对加强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管理也做出了初步的探索和努力。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目前国产化进入加速阶段,国内的半导体设备更是在全球市场中展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为应对全球化挑战,未来国内半导体厂商将面临更高的供应链安全与韧性要求,应引起更大的重视。

【关于景赋】

景赋是在国家科创战略下创立的全天候一站式价值投资平台,专注服务于一级股权投资市场,是促成优秀科创企业与地方政府、产业资本牵手的投资撮合平台。在原有财联社、碳与舍、天风证券、信公咨询四方共建的基础上,最新牵手立信德豪上海ESG团队,致力于构建以ESG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投融资服务平台,帮助地方政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招商引资方法论;面向政府和产业资本提供基于企业价值发掘、呈现、跟踪的多维度服务技术平台,为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对接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SG Weekly》: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旗下专注ESG领域的领先新媒体平台,包括新闻、数据、资源、服务等,覆盖一、二级市场投资,拥有ESG这些事、ESG测评、ESG产业联盟等栏目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