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畅通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的良性循环,佳木斯市桦南县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与各高校对接,抢抓合作契机,开创“县校合作”新局面,谱写“智荟桦南”新篇章,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携手共进,开启协同发展“新起点”。桦南县积极与国省高校沟通对接,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农大、佳木斯大学建立长期合作,挂牌成立县校企、产学研基地19个,不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018年9月,桦南县与江南大学共同成立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桦南分中心,县校双方交流互访32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7项,完成功能食品临床评价报告3项,相关合作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3篇,助推桦南县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全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桦南一中学子参观佳木斯大学校史馆(桦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和衷共济,打造县校合作“新标杆”。通过在文化旅游、研学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频繁互动,与高校建立密切联系。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在桦南县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2次,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营造温馨祥和氛围。桦南县第一中学组织30名学子到佳木斯大学开展大手拉小手“周末佳大行”研学活动,为学子拓宽视野、明确目标。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次到桦南县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为广大农村居民以及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公益医疗服务,免费发放降压药、降脂药、消化药等12种药品,受益人群达2000余人次,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诊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现场(桦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校地共建,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桦南县建立“1+N”人才政策体系,持续拓宽引才渠道,积极参加黑龙江省“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深入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吸引54人报名,成功为14家事业单位引进26名人才。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先后共有20名清华学子到桦南县开展社会实践,围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紫苏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吸引了大批高学历人才关注桦南、扎根桦南。截至目前,桦南县引进人才1800余人,年均引进人才3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8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53人,有效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助力桦南经济发展。(芦天赋 李雪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