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7日17点,苏州市公安局在官网发布公示,决定授予胡友平“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人们从公示内容才得知,三天前在苏州日本人学校校车上,勇斗歹徒,保护学生的那位中国阿姨、中国大姐,她叫胡友平,已经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昨天白天,当微信微博上传说那位不知名的中国大姐、中国阿姨经抢救无效已离去时,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是不相信的。

因为在官方渠道上,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歹徒袭击校车事件发生后的任何进一步信息。我们在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有的一份6月25日警情通报

现在,即使是这个公示,也避开了“校车”“日本人学校”或“日本母子”等字眼:

胡友平,女,1969年7月生,现居苏州市姑苏区。

6月24日16时许,胡友平在苏州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现有人持刀行凶,立即奋不顾身上前阻止,被犯罪嫌疑人连捅数刀,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胡友平在他人面临严重生命胁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避免更多人遭受伤害,展现出英勇无畏、匡扶正义的崇高品质,有力弘扬了社会正气。

在苏州宣传部门的官方账号“苏州发布”上,更是毫无该事件的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民间,人们还是有很多议论的,不只事涉日本公民。

复旦大学教授曲卫国今天发文,认为公示并不符合《苏州市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实施办法》。他提出四点异议:

异议一:为什么公示不提胡友平司乘人员的身份?

异议二:为什么公示不提胡友平是为了阻止犯罪嫌疑人对日本学生的行凶?

异议三:为什么公示不提胡友平具体去世的时间?

异议四,也是我最最严重的异议:参照《苏州市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实施办法》,见义勇为分三档:英雄、模范和先进个人:

(一)“见义勇为英雄”称号报请省政府授予或追授;

(二)见义勇为人员实施见义勇为时存在重大风险,为…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付出代价较大…在本市有重大影响的,授予或追授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三)见义勇为人员实施见义勇为时存在较大风险,…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付出一定代价。

曲教授认为,现在胡友平“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了,那她的情况就不符合条例里对模范“付出代价较大”或先进个人“付出一定代价”的规定。

“胡友平不是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她是付出了生命全部的代价,”这样的见义勇为者,为什么够不上“见义勇为英雄”的称呼?

胡友平的见义勇为不仅在苏州市有重大影响,她的壮举在全国、乃至国外都产生了重大正面影响。为什么她够不上“见义勇为英雄”的称呼?

现在上上下下不是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吗?她用她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中国好故事,为什么她够不上“见义勇为英雄”的称呼?

现在不是在大力弘扬正能量吗?难道还有比她用洒尽鲜血表现的正能量更大的正能量吗?为什么她够不上“见义勇为英雄”的称呼?

在和平时期,她够不上英雄,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英雄?中国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为什么普通劳动人民的一员这次就够不上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日晚,日本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向胡友平致敬

在还不知胡女士去世时,就有网友@夏星繁提到与曲教授相似的意见,只不过用了广义的“英雄”一词:

在6月24日江苏苏州日本人遭袭事件中,那位保护一校车儿童的中国籍女性工作人员毫无疑问是个英雄。如果不是她挺身而出勇斗歹徒,很难想象会有多少日本儿童在事件中死伤。此类涉外恶性案件只要不死人,怎么都好说,而一旦造成群死群伤,尤其儿童有事,后效应不堪设想。长远来看,这位女侠拯救了苏州乃至全国许多人的工作,每一份工作的背后都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家庭,包括需要抚养的中国儿童。

【有完整报道称,歹徒最先是想闯上校车,但被老师(胡女士)拦在车门口,歹徒上不去车,就捅了老师,转头捅了那对还没上车的日本母子】

扬善是这一恶性事件补救的一面,惩恶是另一面。那位持刀歹徒将会受到法律的审判和制裁,而不少人注意到,法律却不会追究或追究不了产生这类歹徒的土壤——网上那些为歹徒叫好者,经年累月,似乎已成一股神秘力量。

网友张3丰提及,有日本媒体采访日本驻上海总领馆,说到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几个月前,就在这次遇袭的日本人学校校车停靠点附近,也发生了一起中国人袭击日本人事件,被袭者受了轻伤。

联想到此前的那种“神秘气氛”,他称:“新型义和团横行网络,获得某种治外法权。批评他们的声音,很容易被屏蔽和删除,但是鼓励暴力的却长期流传。这样的氛围已经有相当长时间,已经是中国当下最大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开为杀人叫好,鼓吹教唆暴力,这早已超出一般言论自由的范畴。

“这种义和团式的仇外声音,触目惊心!”有位律师在微博说。

从辱骂、撕扯穿和服的女孩,到举报有太阳图形的店招广告,到打砸日式汽车、餐馆,再到眼下恐怖主义形式的持刀伤人,这是一条线上的连续过程,源头更在此前,在较长时间的默许和纵容下,参与者不绝于途。

“大姐一路走好!您不仅救了那些孩子,还救了我们。”

这是一个网友在公示报道后的跟帖。

能救我们的,只能是我们每个人和我们组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