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警惕!

泉州安溪23岁小伙子小林

身高170厘米,体重95公斤

因感冒低烧不退

就想“捂被子发汗”

结果捂了半天没出汗

体温直冲41.1℃

意识模糊后送医诊断为

热射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与本文无关)

案例

低烧后想捂汗退烧

体温升至41.1℃

“怎么也没想到,就是想捂出汗,结果病得更重……”日前,回想起自己从低烧到热射病的经历,小林心有余悸。

23岁小林身高170厘米,体重95公斤,BMI指数32,属于肥胖人群。小林前阶段感冒,持续3天低烧降不下来。听老人建议,畏冷发烧的小林尝试“捂被子发汗”

高温天里,小林在房间里盖上厚被子,关起门窗,想让身体发汗降温。但是捂了大半天,小林又没怎么喝水,没出汗,也没排尿,没感觉好转,反倒体温在慢慢上升,还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开始神志不清。小林的父亲发现后,急忙将他送往第910医院就诊。

经测量,小林体温高达41.1℃,意识模糊,诊断为热射病。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芳顺介绍,小林体形肥胖,体表散热能力比体形瘦的人要差,又没有喝水排尿,捂被子过程中反倒没出汗散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与本文无关)

小林被立即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通过降温机、冰敷等方式为小林物理降温,开通双侧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抗凝等5个多小时的对症处置,小林明显好转,避免对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的进一步损害,住院一周后,小林平安出院。

误区

“捂汗法”可能诱发

代谢性酸中毒

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奕鑫介绍,每年都会收治数名热射病患者,多因高温户外作业等诱发重度中暑,像小林这样,因尝试“捂汗法”退烧结果“捂”出热射病的较为少见。

“发烧时有的人觉得捂一捂,出出汗会好得快,但‘盖被子捂汗’不可取,病情反可能加重。”李主任介绍,发烧分为寒战期、高热期、退热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是人体免疫系统与病原体“作战”的不同阶段,机体也会出现不同症状。在高热期或退热期用“捂汗法”,会影响人体散热,可能会因体温过高而发生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

李主任还指出,有的家长担心婴幼儿穿太少着凉,衣服包裹太多太实,结果孩子因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捂热综合征,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因为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产热和散热不相协调会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1℃到43℃,还可出现缺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

提醒

一旦发现热射病

要及时干预

李主任介绍,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系暴露于高温环境,强体力劳动引发的体温调节失衡所致,它的典型症状是核心体温超过40℃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其中劳力性热射病常在健康年轻人干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发病,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加快,严重的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刚开始会出现谵妄、癫痫发作等行为异常,严重的可出现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热射病是致命性急症,一旦发现要及时干预。”李主任介绍,热射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高。在高热、高湿环境下,发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多汗、乏力等中暑症状,要马上让其脱离热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身上多余衣物,补充水分,给患者降温,如吹凉风、泡冷水浴等。患者一旦发生抽搐不要喂水,意识不清时要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分泌物误吸,并及时送医急救。

“熬夜、感冒、腹泻后容易诱发中暑。”李主任提醒,高温天民众外出要做好防晒,老弱妇孺出行避开高温时段,谨防热射病,适量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司机中暑 脱水严重

高速交警和医护人员展开救助

24日下午,在沈海高速洛阳江服务区内,一名长途驾驶的货车司机突发中暑,状态十分不好却硬撑不肯就医,高速交警和医护人员对其展开救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速交警搀扶货车司机上急救车

当天下午3时49分许,泉州高速交警支队一大队执勤民警沿着沈海高速泉州往厦门方向巡逻,巡逻至洛阳江服务区时,发现一辆红色大货车停在服务区内,车辆旁边围着一群人,在该车驾驶室内的司机好像身体不适。

民警上前了解情况,拉开车门,只见司机软绵绵地躺靠在驾驶位上,脸色煞白、双眼紧闭、满头大汗,不停地喘着粗气,说话有气无力。此时车内未开空调,驾驶室内温度很高,犹如蒸笼一般。民警判断司机可能是中暑了,立即搀扶其下车透气。

据现场人员描述,该司机于当天上午7时许驾车进入服务区,他曾下车坐在旁边的草坪上休息。后来,群众发现该司机躺在草坪上,状态很不好,就帮其联系了120。可是,120救护人员到场后,他却不愿意配合前往医院治疗。

医护人员表示,该司机脱水严重,若不及时送医,可能会因器官衰竭死亡。得知情况后,民警将他搀扶上救护车,一路护送至医院。经过及时救助,该司机逐渐好转,目前已无大碍,他对民警的及时救助连连致谢。

高速交警提醒

夏日炎炎,天气闷热,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广大驾驶人要注意身体状况,如遇中暑等类似情况,要及时选择安全区域紧急停车寻求救助,切不可硬撑以免造成意外。

来源:东南早报

编辑:尤逸群

一审:尤逸群 | 二审:黄种成| 三审:林培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扩散提醒更多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