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立足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宣讲资源,依托民间语言,结合听众喜好,把党的思想理论带进田间地头、门前屋后,把党的政策方针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足实情实际,让宣讲更有“热度”。依托台儿庄区“理响讲台”宣讲品牌打造泥沟镇特色宣讲队伍。深入挖掘政治觉悟高、有宣讲能力和热情的镇、村党员干部不断充实泥沟镇“兰祺蒲公英”特色流动宣讲小队力量;制作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优质宣讲“菜单”,建立了“群众‘点单’、宣讲员上台、听众评价”机制;通过深挖本地红色资源,讲好泥沟故事,以及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方式,使宣讲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民间语言,让宣讲更有“温度”。在宣讲过程中“兰祺蒲公英”流动宣讲小队走进农家院落、走到田间地头,走近群众身边,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学习群众的表达方式,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习惯。在宣讲的过程中站在广大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做到语言上有感情、有温度、有力量,用“枣庄话”“土方言”讲出“乡村味道”;用老百姓经常讲的话、愿意听的话、听得懂的话,说群众话、用群众调、唱群众曲,让老百姓能坐得住、能听得进、能记得牢,促使党的政策理论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群众喜好,让宣传更有“黏度”。宣讲的目的在于把党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实实际际的行动,力争党的政策方针在基层一线落深落实落细。在宣讲过程中,结合群众当前的生活实际,适时将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灵活运用富有“百姓味道”的“田埂会”“流动课堂”等形式,传达党的思想理论,把“普通话”翻译成“家乡语”,把“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欢的“家常语”,把“大道理”转化为有烟火气息的“小故事”,在和群众“拉家常”中用乡音传递“党音”。同时创新宣讲载体,利用“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用小舞台、大视野热情讴歌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好政策、好声音在农村大街小巷飘扬,使党的思想理论之花在群众心中绽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泥沟镇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扩大宣讲阵地、深挖宣讲题材、充实宣讲队伍、创新宣讲模式,使党的“好声音”在“土腔土调”中“传入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的收获更加丰富,为奋力书写泥沟镇发展新篇章汇聚起磅礴的宣讲力量。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