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6月2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下称“中国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中国在无人机、半导体、造船和钢铁行业做法的证词。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委员会”新任主席约翰·穆莱纳尔(John Moolenaar)当天宣称,中国政府正在为众多行业提供“补贴”,以期望在主宰全球市场的同时,发展在危机中胁迫美国的能力。“中国寻求在这些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希望利用我们供应链中的漏洞”、“我们不应该在技术上依赖中国”。

“我相信,为赢得这场战略竞争,并应对中国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威胁,各方都在全力以赴。”为鼓吹中国通过“补贴”壮大经济并威胁美国,穆莱纳尔甚至大放厥词道,美国有一种“误解”,还以为中国会变得更像美国,特别是随着中国中产群体不断壮大,但如今却“事与愿违”、“恰恰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约翰·穆莱纳尔(彭博社)

据报道,“中国委员会”声称掌握到的一组数据显示,美国使用的商用无人机中,有90%是中国企业生产,业余爱好者使用的无人机中,有77%是中国企业生产。在俄乌冲突战场,五角大楼一直在密切关注,以学习无人机的作战价值。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无人机制造商Skydio,生产商用和军用无人机,该公司CEO亚当·布里(Adam Bry)表示,乌克兰官员就在使用Skydio的无人机作调查行动,这种无人机可以对地面地形进行三维扫描。

布里在当天的听证会上称,由于技术上的进步,比如人工智能的普及,无人机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且无处不在。“如果我们要采取行动,现在就是时候了。”

报道称,早在今年3月,“中国委员会”就已经下黑手,为抗衡中国无人机的主导地位,该委员会呼吁拜登政府对中国无人机(包括从其他国家转运进入美国)征收更高关税,并采取新的激励措施来促进美国无人机制造商的发展。《华盛顿邮报》称,今年晚些时候,该委员会还可能会提出立法补救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各地警察部门都接受使用中国的大疆无人机,理由是其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先进的功能(美联社)

“我们在钢铁、铝、玻璃、造纸、消费电子等行业屡屡看到中国的经济伎俩。这种伎俩给我们美国的工业基础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因此,我们不想在他们使用相同伎俩时袖手旁观,特别是在可能影响我们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作为“中国委员会”的民主党籍高级成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他在另一段采访中如此声称。

除此之外,《华盛顿邮报》也在其报道中不断炒作渲染称,中国的钢厂、电动汽车生产商、半导体开发商、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造船企业和石油生产商都受益于庞大的政府“补贴”,而美国多年来一直抱怨中国的“产业补贴”,但收效甚微。

值得一提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美欧不断给中方扣上“过度补贴”、“不公平竞争”的帽子,这成为了引发贸易冲突的核心问题。然而,另一家美媒彭博社当地时间6月26日却发文指出,中国面对西方围堵却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西方所谓的“补贴”绝非取得成功的“灵丹妙药”,真正的核心要诀是大力投资推动创新,并通过竞争“淘汰落后者、成就赢家”。

有经济分析师以中国电动汽车为例,进一步解释了其蓬勃发展的原因——中国想要赢家,但没有寻求“打造特定的国家冠军”,借助不断创新和竞争,使产业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更重要的是,凭借这些产业政策,中国未来有望在其他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因为“赢家将是那些‘为创新营造环境’的政府”。

报道援引咨询公司AutoForesight(总部位于上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豫的观点称,如果西方决策者得出“补贴是灵丹妙药”的结论,那将是大错特错。张豫指出,单靠补贴“永远无法创造一个健康的产业”。“中国成功的原因更多是产品驱动和需求驱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