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2年,任仲夷向中央写了一份检讨。关于这份检讨,任仲夷多年来一直萦绕心头。他多次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念叨,这是他一生中唯一向中央写的一份检讨,一定要找回来看一看。

那么,这个检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老去世,引发了各种议论

任仲夷去世后,在广东,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人们对任老赞誉有加,好评如潮,说了很多颂扬的话,引起了各种议论。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任老担任的最高领导职务,只是省委第一书记,而且已经离职多年,为何他的去世能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给任老当秘书15年的张岳琦,从黑龙江到辽宁,再到广东,经历了任老后半生的风风雨雨。他是极其熟悉任老,并深得任老的赏识。据张岳琦写得《回忆任仲夷》一书,这样写道:“任仲夷是那种罕见的完美领导人。无论是在人格、思想、作风、胆略方面,还是在廉洁、亲民、勤政、业绩方面,都几乎无可挑剔。在他所处的位置上,可以说做到了大仁、大智、大勇。”

任老是如此完美的一个人,他的特质是什么?熟悉任老的人认为,应该是“一生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不渝坚持实事求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0年11月,任仲夷刚调来广东,正准备带领全省人民,迈开大步向前走时,不料次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有的领导就提出了“抑需求、缓改革、重调整、舍发展”的12字方针。这样就意味着,需要压缩基建战线,部分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收回给予广东的部分特殊政策等等。任老听后,大为恼火。好在邓公最后拍板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几个特区的决定,要继续下去。

不过,毕竟是改革初期,邓公也表示,在步骤和方法上,广东要服从调整,步子可放缓一点。任仲夷回去后,立即召开会议,他说,放慢改革步伐,全国放慢两步,广东只能放慢一步,总要比全国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来乍到,任仲夷遇到一个大难题,当时的政策规定,个体经济雇工不能超过8个,但广东的个体户相当多,十几个,甚至几百个都有。为此,任仲夷要求“社科界”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1982年5月,一名大学在读研究生郑炎潮,大胆地将自己的一篇论文寄给了任仲夷。任仲夷看后很感兴趣,亲自打电话给学校研究生院办公室,点名要见小郑。学校表示有什么事,可以代为转告,任仲夷说,必须要找小郑当面谈。

小郑的论文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见面之后,任仲夷对此论文,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现在对于个体经济,只能扶持不能压制,但要扶持,首先就要正名,如果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资本主义”的达摩克利斯剑,那还怎么发展?

任仲夷表示,他们已经商量过了,围绕小郑的观点,给它取个正式名字,叫“私营经济”。此后,广东就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措施。1982年,中国第一家国际酒店白天鹅宾馆试营业。这是中国内地出现的第一家五星级宾馆,由香港霍英东先生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营业时宾客盈门,可不久就出现问题了。不少广州人没接触过新鲜事物,有的拿走牙签、餐巾等一次性用具,有的顺走了卫生纸,还有的穿着带有铁掌钉的鞋子,在大理石地面随意踢踏。为此,宾馆不得不写上一些规矩,但看上去就像旧时的上海租界那般。

为此,白天鹅宾馆遭到了群众的口诛笔伐。苦恼的霍英东决定在宾馆请任仲夷吃顿饭。有人劝任老不要去,吃了饭就有人会说你同资本家穿一条裤子。任老不为所动,坚持到场。席间,任老为霍英东题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此来表达,他对广东坚持改革开放持有乐观的态度。

后来,随着白天鹅的起飞,李嘉诚、胡应湘、郑裕彤等港商纷纷在广东投资大酒店。任老主政广东期间,注重解放思想。他为广东经济建设,出了很大的力,当然也背负了一定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仲夷向中央写检讨信

1982年1月11日,中央向全国发出《紧急通知》,针对中纪委简报上,反映广东一些沿海地区干部,出现严重走私贩私,投机倒把,贪污受贿等现象,要求严厉打击。

这次的大棒对准广东,来势汹汹。谷牧副总理一到广东,见到任仲夷后,无不担忧地说,现在人家对广东议论纷纷啊!任仲夷当然知晓他当前的境遇,但他很清楚,自己遵照中央的要求推进广东的改革开放是没错的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月后,中央书记处让任仲夷带队,将广东省常委会几乎整个班子的成员都叫到了北京。在“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上,有人提出“整掉一批,杀掉一批”。会上的气氛很严重,还印发了一份《旧中国租界的由来》材料。这个信号的释放,涉及到要不要创办经济特区的问题。任仲夷赶紧说明了当下省委的考量,那就是一边打击犯罪,一边更加“开放、放宽、放权”。

会后数天,胡书记电话通知任仲夷单独再到北京来“讲清楚问题”。任仲夷拉上了省长刘田夫一起去。当时此事件被称为“二进宫”。2月19日,中央领导召集任仲夷、刘田夫和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等人开会,在会上,任老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广东出了那么多事,任仲夷为什么见怪不怪?还有人甚至提出要免去任仲夷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这时,项南伏在任仲夷的耳朵边,悄悄地与他说:“开了两天会我才明白,原来找福建是来‘陪绑’的,实际是对你们广东的。”好在邓公并没有表态要处分任仲夷,这让他逃过一劫。

此次来北京开会,胡书记要任仲夷写份检讨,任老连夜就写了。多年后,任老回想起这件往事时,心头会感觉很难受。于是,他曾多次托人,甚至托付中央领导同志到中央机关去找,但直到去世后也未能如愿。说起来,这也是任老人生当中的一大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去后,任老直接揽下全部责任。在开会时,他表示,凡是过去省委、省政府决定和指示过的事情,错了由省委、省政府负责,下边的执行者没有责任。不得不说,正因任老如此的魄力,底下人才敢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大胆地向深探索。

2005年11月15日,任仲夷去世了。当时,中央和广东省委对他的后事处理十分重视,指示一定要办好。任老去世当晚,省委召集家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会,征求拟报中央的《任仲夷同志生平》意见。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强忍着悲痛发表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天后,省委的负责同志说,中央对《任仲夷同志生平》批复下来了,充分吸取了大家的意见,最后的结语是:“任仲夷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他的一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无私奉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