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现在的你,有用吗?

不要去思考太久,立马回答我!

你是觉得现在做着全职太太的你更有用,还是在职场上勾心斗角的你更有用?

你是觉得现在做着畏惧老婆的奶爸的你更有用,还是在那个办公桌前发号施令的你更有用?

你是觉得是考上了985、211得到了父母、亲友眼中认可的你更有用,还是辞了工作去当背包客的你更有用?

是不是从小到大,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都是父母之命,亲友之言:长大了,一定要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不要好吃懒做,不思进取!

千万不要当全职太太,不要平躺,不要辞职,不要频繁跳槽,不要……

也许,这些话,确实是为了激励那些懒惰的人群。但是对于本身就很自律很优秀的人群,从小被植入这样的观念后,即使长大成人,这样的不要、这样的无用,就会成为一道诅咒的催命符,让人极度焦虑、抑郁和内耗。

直到有一天,我不经意地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我的阿勒泰》,张凤侠和女儿的对话:

女儿李文秀对母亲说:“你看,我虽然笨手笨脚,但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张凤侠微笑着望着女儿反问道:“啥叫有用,李文秀?”

母亲将目光投向远方的草场继续说道:“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他就这么呆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世人总是警示我们:要有用!要勤劳!要努力!

但是这种警示,只对自律地、优秀地人有用。这不但有用,还会像魔咒一样让这类的人群陷入迷茫与没有诱因的焦虑之中。

什么是警示?警示只对本身自律的有效,不自律的人,警示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其实很多时候,对于本身就非常努力、非常自律的人来说,不是应该去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有用之人,而是更应该去告诉他们如何成为一个无用之人。

影片中女主李文秀之所以写不出文章回到农场,不是因为她无用,是因为她太过于急功近利,太过于焦虑、自责。她一直觉得文章写不出来,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自己有罪。但是,她忘了,其实有的时候,松驰感也是一种活着的意义和意念。

人只有不紧张了、松驰了,才会有源源不断地灵感与灵魂的碰撞。这就是为什么她来到农场之后对于写作又有了新的思路和生命力。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地有用。

就像所有人都会不断地去告诫自己的女儿:千万不要做全职太太,那会让你失去婚姻,失去自我,失去经济来源和一切……

但却没有人去告诉女性或我们的女儿,其实当有一天,我们为了孩子,为了爱人,不得不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太太,手无缚肌之力之时,不代表我们无能又无用,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享受呢?

如果我们的爱人就是希望我在此刻可以真正地帮助到他,如果我的孩子就是希望我在此刻可以给他们安全感?为什么说全职太太就有罪呢?

什么是有罪呢?

有罪的是世人的评判标准,而不是我们真实的感受。

最后,世人的忠告不但不会拯救那些全职太太,因为她们无法放下目前的生活状态,只会让她们因为自己的无用而陷入无尽的抑郁、内耗和自我指责当中。

有些忠告,有些警示,对于部分优秀的人群来说,是致命的,甚至不但毫无帮助,反而让原本平静的生活,雪上加霜。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可以像张凤侠那样:我就是一个无用的人,那又怎么样?难道我打败上亿万个细胞冲入子宫成为生命,我就不伟大,就不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我的阿勒泰》里面有很多治愈的画面,其中还有一段让我非常泪目。当女儿李文秀因为去网吧写文章,弄丢了睡觉的奶奶,回头焦急地跑向母亲,我当时以为张凤侠一定会歇斯底里的大叫:“你怎么回事,怎么会把那么大的人弄丢?你太不负责任了!”

听听,这个声音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的父辈、母辈们的教训?

但是张凤侠却第一时间安慰女儿:“没事,老太婆跑不远,我也经常把她弄丢!”

然后,两个人没有一会儿就把奶奶找了回来。

看得出来,张凤侠对于女儿的爱,是无条件的。她非常真实地、坦诚地、将心比心的和女儿在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或制造矛盾。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朋友也好,家人也好,对于我们的建议,并不是关爱式的指点,而是指责式的指指点点:

就像,我们常常在朋友圈的动态分享我们美丽生活的时候、治愈时刻的时候,鲜少有人点赞、或友情好评、鼓励。除了我们的闺蜜、爱人、家人。

但一旦我们有一点点小小的BUG,比如,发了一张朋友不够完美的照片,发了一个自己炒得不够可口的菜,晒了一次失败的经历,就立马有人在评论区或私聊我们:你,这个需要怎么样怎么样改进,你这个做得不够好,你要怎么做会更好……

我曾经也和我的督导师聊过这个有趣的话题,什么样的互动是指点,什么样的互动是指指点点。

督导师说:所谓指点,是你主动向他人提出需要建议的请求,对方一般会先善良地肯定、认可你的进步,再去给你提出解决、反馈改善的方案;当你和对方提出质疑或反对,对方会接纳、认可你,但同样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而指指点点,是你并未向他人提出任何需要建议的请求,对方就开始鸡蛋挑骨头一样针尖对麦芒,但凡你只要质疑对方一点,对方不但不会接纳、认可你,还会道德绑架你不谦虚,你很小气,你这个人敏感、小心眼。

其实,指点和指指点点的问题关键所在就是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前者是向下兼容,后者是你在向下兼容。

所以,如果你的身旁遇上对你指指点点的人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并不是去和对方较真,亦或争输赢,因为我们的时间很宝贵。你可以用向下兼容的方式去认可对方,这就很棒了。

因为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式的认可。之所以对方会和你指指点点,是因为你的出现让对方感受到了无用,他们不甘做一个无用之人,所以通过挑你的刺或你的问题以证明自己有用。

而一般这个时候,你能做到向下兼容,你就不会再和对方继续纠缠下去。

同理,我们也需要告诉自己,很多时候,输和赢、有用和无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心吗?你快乐吗?你治愈吗?

《我的阿勒泰》告诉我们:人生有用或没有用,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你是否快乐。

不然,你觉得那小部分才子佳人为什么考上了清北名校结果回家种田,是真的心理有问题,还是他们不在乎世人的评价,做了有利于自己内心平静和治愈的事情呢?

在他们内心的视角,是考清华北大更有用,还是回家种田更有用呢?

所以,当你以有用或没用去评价一个人,或评价自己,这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说穿了,你对他人和自己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并且是简单粗暴的。

试问你的内心,你是更喜欢穿着那紧身的迷你裙,顶着烈日接受世人至高无上的赞美、鲜花掌声和不分清红皂白的谩骂让你更放松、更快乐做自己?

还是更喜欢在炎炎烈日下不顾父母的追打,去河里衣衫褴褛捉着小鱼没有任何评价让你更放松、更快乐做自己呢?

以上两种快乐,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一种是世人眼中完美的你,一种是自己眼中快乐的自己,试问如果没有内卷,没有竞争,没有经济压力,你更愿意做哪个你呢?

你能说做那个无忧无虑快乐的你,就是无用、没有意义和不好的你吗?

愿每一个焦虑地、优秀地、自律的你,无论此刻你是全职太太、全职奶爸、失业还是迷茫……

告诉自己,如果没有钱的时候,我们还是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的。你看,太阳不会因为你今天没有钱不升起,月亮也不会因为你无用而不值班,风照样轻佛你的脸庞,不会因为你的无用而讨厌你。

善良的陌生人也还是照样会因为你电动车倒了,好心帮你扶起;

因为你拿了太多快递,帮你主动打开小区的大门;

不是吗?

父母再怎么对你有条件的爱,再怎么谩骂你,但是,当你生病的时候,当你真的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些家庭的父母还是会和你患难与共的。

不是吗?

虽然这个世界,讨厌你的人不少,但是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指责你的声音,让你愤怒,让你觉得无用的声音,并不是来源于那些讨厌你的人的。是你自己内心的。

因为,从一开始,你就认定了,你是一个无用之人。

人与人之间所有的接纳,所有的链接,所有的关系,都是因你而起,而你而灭,所以,只有当我们学会自我接纳,认定做一个无用之人,也是一件有用的事情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世界并不会因为你的无用而不对你开放。老天也不会因为你的无用、无能而只对你下雨。

所以,快乐是不需要花钱的,也不需要你是有用的。只需要你是生命,你就值得配得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快乐!

加油、努力,做一个无用之人,是最大的有用!

作者:心理咨询师红衫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