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高校,最近又有一堆朋友问我高考选什么志愿好?

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

1、先看分

你高考多少分,决定了你选择的空间,分不够,根本调不了档。

不要相信别人能帮你录进名校的承诺。

靠谱点就是让你降20分,多花钱上中外办学班,不靠谱的直接把你送到挂着名校抬头的民办学院,这种很多的,我就不点名了。

去年分数线只能是参考,各个学校招办都会根据考生分数的排位,发布今年的录取线,去年的分数线只能是参考。

像我一个老乡小孩,今年湖北理科考了553分,首选物理,再选化学,这个分按去年分数线是可以擦边进我们武汉工程大学,那今年行不行呢?

我问了一下招办主任,给我发了这个表,今年统招没有戏,只能考虑中外合作办学了,这种学费贵一点,但分数线可以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表可能有人看不懂,我解释一下,如果你是湖北理科考生,总分568分以上,我们武汉工程大学专业随便选,进了学校不喜欢现在的专业,还能换一次。

如果你是559分,那么被我们学校录取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但不能保证被第一专业录取,换专业也不会优先保障。

看到了吧,高考努力一点,多考一分,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2、再看你的家庭背景

如果家里确实有人做官,或者经商,或者搞学问,总之对某一行很了解,家里主导意见可以多一点,但也得尊重孩子的想法,商量着来,省得强压各种后遗症。

我有一张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大都是一个孩子,家长都希望孩子好。

但是如果孩子读书一般,人也没有开窍,家里情况也一般,家长就别指望靠选中一个好学校好专业就能逆袭。

只能花点钱给孩子请个志愿规划师选志愿,张雪峰选不上,还有很多靠谱的人可以请教,我身边就很多做志愿填报的朋友。

至少孩子知道父母为了你,愿意倾其所有,安心就好。

孩子以后有自己的命,就好比我当年考上大学,我爸爸给我说,以后我就管不了你了,顶多管你几年生活费,以后你要靠你自己了。

3、最后看就业前景

选什么专业好呢?

一句话:天赋高学技术,天赋普通学手艺。

把握这个原则就行了。

技术是能独立解决有挑战的问题,手艺是早就有人搞明白了,你学会了接人家的班就行了,反正活总得人做。

但有些技术和手艺在AI时代会被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不能随便选。

比如做饭是手艺,但这个手艺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现在炒菜机就很发达。

以后人工一贵,机器人炒菜肯定是主流,现在预制菜也越来越多,机器热一下就能吃,不需要那么多大厨。

但农业就不一样,这里面有手艺,也有技术,探索空间大,而且需要到户外作业,情况比较复杂,你用机器人,成本比人高。

这个方向就不怕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就是人要吃点苦,不能天天空调房,很多人就不愿意选。

像纯业务的,特别是可以不和人怎么打交道就能完成的工作,比如普通的会计,金融,翻译,主播,写手,客服,这些未来都很容易被AI取代。

但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和人深度沟通,工作需要多人协调才能完成的业务,暂时就不担心。

比如做服务型销售,以后反而经验越多越值钱。

总之家长也要平常心,现在学历真没有原来值钱,送孩子读书真不如直接去上班。

只是孩子过去一直读书,需要再去读个书适应一下社会而已。

但有一点,到大学一定要学学人工智能,了解AI技术的发展,过去是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未来的社会是智能社会。

我们要在未来生存得好,不学AI不行,现在很多985高校把AI通识课作为全校必修课,普通院校一下子还跟不上,家长要给孩子提个醒。

给你们看几个985高校的规划:

2023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计划,首批八门课程。2024年3月,清华启动100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申报遴选工作,更多通识课程师生将加入AI赋能通识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复旦大学全新AI课程体系,概括为“AI-BEST”,寓意做最好的AI课程。学校将实现AI教育的“三个渗透率100%”——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专业。

南京大学发布“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AI课将于2024年9月面向全体新生开设,这在全国高校中属于首创。

不过家长也别焦虑,咱们孩子没进985,不用和他们卷,但人家都在把握的趋势,你提醒你的孩子也跟上,毕竟我们秋叶家老师天天在高校给老师做培训,讲AI都讲到240+场了,非常清楚这些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孩子天赋一般的,别卷了,卷不动也卷不赢,还心累,何苦呢。

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人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将来你老了,他还愿意陪陪你,照顾你,比什么都强。

如果你同意我的说法,可以把这篇文章发焦虑的家长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