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大家好奇的脑洞知识,整理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供一直奔波在学习路上的友友们参考借鉴

就在前几日,嫦娥6号返回器带着从月球背面挖取的月壤凯旋归来,在一片欢呼声中,细心的网友们竟然发现了一个大BUG:咱们的返回器为啥烧得黑不溜秋,而别人家的返回器金光灿灿,难道咱没抄近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认为极有可能如别人所承认的那样,咱们登陆的并非同一个月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认为一个是从太空回来,一个是从好莱坞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呢?

嫦娥6号探测器于今年的5月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紧接着6月3号开展挖土任务,6月6号2:48,上升器成功与停留在月球轨道的轨道器和返回器完成了交汇对接,并在36分钟后将月壤顺利转移到了返回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顿操作可不是闹着玩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极其麻烦的。在对接的过程中,首先,返回器需要在38万公里外精确操纵,共计完成4次轨道调整。然后,当上升器处于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前50公里,上方10公里的位置时,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通过自主控制后准确的找到对方。最后,再稳稳当当的对接上。稍有不慎,整个任务就会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会对接完成了,嫦娥6号所挖取的月壤将被转移到返回器里。届时,轨返组合体会进行月地转移,简单来说呢,就是开始往地球飞了。这一套操作下来就花了大约14天。或许你认为周期太长了,但是要知道,这可不像高速公路,错过了一个服务区,后面还有下个服务区。一旦出错,就不可挽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距离地球大约5000公里的地方,返回器和轨道器要说再见了。紧接着,返回器开始为进入大气层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会以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冲进大气层,并且在此过程中,返回器的外部会经历高达2000~3000度的高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以乘客视角来形容当时的情况,那必定是一路电光火石,让人眼花缭乱,似乎自己被一团熊熊大火包围着。也就在此时,返回器的外部被高温烧得黑不溜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六号所带回的月壤即将为我们解锁更多关于宇宙的奥秘,至于是不是咱们因没抄近路而被烧得黑不溜秋,真的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