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7日,MWC上海展期间,2024工业5G终端产业发展论坛如约而至,为本就数智正“热”的盛会增添了一抹专属于工业的智慧。本次论坛以“聚焦工业5G终端新赛道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家智库、行业协会、基础运营商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众多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议工业5G终端产业发展。探讨工业5G终端从产业实践到技术标准、从技术创新到应用进展,意在将“5G+工业互联网”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洞察趋势

共探“5G+工业互联网”

发展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R18版本正式冻结,5G国际标准已经进入5G-A阶段,R19版本进入开始阶段。值此关键时期,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正在制定工业5G终端的行业标准,以面向具体行业的5G工业终端为主,也有侧重具体场景、终端品类的标准,积极为5G赋能千行百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未来推动工业5G终端产业健康发展,闻库表示应当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加速标准制定,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创新;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推动行业应用走深走实;三是坚持融合创新,驱动工业5G终端优化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5G终端设备是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的关键支点,关键还要回归到各类终端设备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上。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表示,当前全球工业5G终端设备品类不断丰富,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工业5G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有待深化,关键标准研制仍待推进。展望未来,工业5G终端设备将朝向智能、云化方向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将为工业5G终端设备创造良好发展机遇;RedCap有望大幅降低成本成为引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打通工业5G终端发展全链条生态,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网络控制中心副主任赵艳分享了5G工业应用领域仍存在的挑战。在某些工业严苛的环境下,5G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验证;如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产生实际价值,5G工业应用仍需思考;5G与现有工业控制网络的融合方法与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5G工业应用终端及网络在工业现场的验收标准、设备、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包含ICT和工业制造商、集成商、用户的生态仍需构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为进一步构筑“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产业各方在大会启动“5G+工业互联网”铸链计划,希望通过“标准共建、联合测试、供需对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图谱,推进大模型应用的产业融合。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中国信通院标准所副所长曹蓟光、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网络控制中心副主任赵艳领、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产业招商部副部长阳靓、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魏彬、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艺严、精工自动化行云科技事业部副部长袁占江、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市场总监王浩杰出席了启动仪式。

02

深入应用

发掘工业5G终端发展潜力

深入行业应用,工业5G终端正面临产业综合能力提升,规模化发展拐点等一系列困惑。从实践中求解,行业一线企业,电信运营商及行业客户分享了各自的探索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信集团高级专家、天翼物联5G工业物联网产品线总监李丽表示,AI的加速发展,促使工业5G数智终端呈现“千兆互联”“数据使能”“边缘计算”“智能控制”四大特性,并广泛应用于工业数采、工业数控、工业视联、5G+PON融合场景中。中国电信积极推进5G工业数智化终端发展,从芯模注智、连接终端注智、行业终端提智、5G+PON融合赋能四大方向,打造5G工业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事业部硬件研发总监、中国联通5G物联网OPENLAB开放实验室主任谢仁艿介绍,5G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应用规模化发展仍存在行业标准不一、端网融合不佳、品类供给不足等难点、堵点。为此,中国联通全面布局,锻造“5G+AIoT”核心能力和产品体系,差异化打造了联通雁飞RedCap模组产品并持续丰富终端品类;研发格物操作系统,实现端网云边协同;并且赋能解决方案,打造了一批制造场景商用示范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中国区5G创新部部长王法认为,5G toB项目中终端稳定性急需催熟,从能用到好用。应从构建5G以及RedCap终端技术认证标准,发掘无线视联场景,做深5G以及RedCap原生仪表场景,做强定位和工控等多个方面,持续推动工业领域纵深,将细分市场做大做强,打造产业特色化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兴通讯5G to B规划总工汪竞飞表示,聚焦5G全链高质量发展,中兴通讯针对行业to B的特点,提出三级能力模型,助力行业“数字化+网络化”。L1:聚焦连接升级,以网络连接打通数字化孤岛;L2:聚焦应用升级,以应用为驱动改造局部生产流程;L3:聚焦生产力重构,新建产线或对其进行整体重构,以实现最大化价值。此外,中兴通讯还针对行业to B推出了星云・行业大模型和星云・基础大模型,为行业注入智慧大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5G RedCap技术演进与产业落地,中兴通讯携手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福建省四信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5G RedCap技术与实践白皮书》。该白皮书的发布对于加速RedCap端到端成熟,加快“5G RedCap”向工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深度拓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兴通讯将与产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RedCap产业加速发展和规模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智化部5G园区业务主任庞茂松表示,针对如何推进化工行业和5G、AI等新技术相融合,万华化学也进行了探索。部署5G专网,采用UPF下沉模式,保障业务数据不出园区。开启RedCap探索之旅,结合园区需求,发掘无线视联场景,对化工仪表进行从Outside到Inside的实践。进行数智化转型,融合“5G+AI”并将其深入应用场景,落地了八大应用、十类终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艾灵产品与解决方案副总裁王林颖表示,当前5G专网蓬勃发展,5G终端产业链不断成熟,5G应用从外围到核心,深入各行各业。就企业视角来看,5G终端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偏高、性能瓶颈、专用性差3个方面。对此,行业应聚焦应用场景做顶层设计,打造工业原生的5G终端,行业5G终端应“去粗取精”,以无缝融入工业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亚信科技5G专网产品研发总监吕鹏认为,工业5G终端面临的挑战包括,设备需要在严苛环境中正常运行、可靠性要求高、涉及多种专属协议支持与转换、需要灵活的安全以及流量管控策略。对此,亚信科技通过构建包含工业5G CPE在内的5G专网产品集来支撑多个行业5G专网建设,目前已在核电、海上风电无线回传、抽水蓄能井下监控等场景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市场总监王浩杰分享道,5G工业模组作为连接网络与产业的桥梁,能够为产业链企业带来很多方面价值。就5G工业模组来看,不仅可以助力大颗粒行业或者工业通用规范或标准快速落地,还可以“连接”5G网络,“连接”产业上下游,促进垂直行业更为快速、规范、紧密地发展。

凝聚众智,同筑未来。在与会专家的分享中,我们见证了工业5G终端产业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也感受到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未来工业5G终端也将更加紧密地协同合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央视频 | 微软MSN | 视频号 | 微博 | 今日头条 | 百家号 | 网易号 | 搜狐 | 腾讯新闻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 CSDN | 36氪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编辑|王禹蓉 盖贝贝

视频剪辑|黄杨洋 卢瑞旭

运营|林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