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首个行政领域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方案——《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加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6月27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该方案重点围绕5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任务。

《行动方案》紧密结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特点,重点工作集中围绕5个方面开展。即强化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挖掘和布局、提升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效率、构建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生态、探索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确权用权制度创新、强化数字经济领域全链条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具体来看,《行动方案》列出了20项任务,如助力打造黄埔特色数据新型基础设施产业链条、支持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产业化、建设数据知识产权服务高水平人才队伍、完善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统计核算制度、深化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创新等。

本次印发的《行动方案》突出五大创新亮点。比如,针对数字经济前沿产业技术研发方向不清晰问题,《行动方案》提出落实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对接机制、重点科技项目知识产权信息分析等措施;针对新型基础设施等产业研发投入回报率低问题,方案提出培育产业高价值专利、构建产业专利池等举措,推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等产业强链增效。

“方案高度聚焦以知识产权护航数字经济发展,将严厉打击算法合谋、算法歧视、爬虫技术、窃取商业秘密等行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提高知识产权防伪、追溯和保护能力,探索建立智慧、高效、协同的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局长钟梓坚表示。

此外,《行动方案》还明确提出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字化工程,发挥全省唯一省部共建的知识产权全服务链条平台——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知识产权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作用,以数字化手段,为区域数字经济及知识产权服务持续赋能。

“《行动方案》可以说为区内企业构建了更为稳定和可预期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旭将《行动方案》比作企业拥抱数字经济到来的一场“及时雨”,公司未来将探索更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新场景。

目前,黄埔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已建成5G基站超8000座,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在互联网、软件服务业方面,聚集重点企业超420家,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在集成电路方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50家;在新型显示领域也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电子信息领域,拥有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

根据《行动方案》,未来该区将在招商引资、融资贷款、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企业推出系列服务举措,包括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行数字经济领域资产证券化产品、为数字经济领域拟上市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上市辅导服务等,构建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生态。

文|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孙旭东 邱晓桐 罗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