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哎哟,这个我小时候经常白相的呀!”“对额,这是敲琴!”“这个饼干盒子我家以前也有的,用了好些年。”“姜老师,这个百代唱片公司是英国人开的,伊当时为啥要发行那么多红色进步歌曲啊?”……6月26日下午,一场“时代花火·岁月徐汇 设计文献展”引发参观者的兴趣与共鸣,他们热火朝天地讨论,频频与导览者交流,并拿出手机拍照,留下令自己回味的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时代花火·岁月徐汇 设计文献展”社区巡展的首展,率先在徐汇区康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办。该展览是徐汇区艺术馆“设计与生活”系列展之一,是艺术馆与沪上著名设计师姜庆共携手开发的一个重要品牌系列展,通过对上海本地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的探究,解读设计的根源,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我们此前在徐汇区艺术馆展览过,当时为实物展出,反响很好。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播红色文化,我们打算在社区做一个巡展。”徐汇区艺术馆副馆长王莹表示,因为考虑到社区“生活盒子”场地问题,就特意将本次展览以图片形式呈现,在徐汇区六个街道社区展厅进行巡回展示。

记者看到,展览分为“时代之声”“花火遍地”“岁月留痕”三个部分,从百代小楼“出生”的《义勇军进行曲》,到在徐汇剧场首演的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还有在1957年4月通过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集体亮相于世界的冠生园、梅林、双钱等诞生于上海徐汇的中国知名品牌……这些展品,揭示了徐汇文化、科学、教育、产业等历史的一角,概览了近百年来中国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新时代的奋进精神。许多居民在参观展览时,都回忆起自己经历的青春岁月,甚至“小时候”。

《黄河大合唱》的唱片图片让薛阿姨唏嘘不已,她表示,父亲爱听唱片,小时候家里经常回荡着这首歌的旋律,让人内心澎湃,“仅仅看到‘黄河大合唱’这几个字,旋律就响起来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听到这首歌就像回到了小时候。”

一幅冠生园饼干盒图片让王阿姨打开了话匣子,“这个饼干盒我家以前也有,饼干吃完了,就用来放各种重要的东西,比如零钱、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民们的热烈反应,让同时身为导览者的姜庆共深感振奋。他告诉记者,图片里的内容,都是根据自己收藏的实物拍照后整理出来的。作为一名设计师,姜庆共近10年来致力于收藏近现代的上海设计,目前家里已经有了5000多件藏品,涵盖出版、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设计等领域。通过历史的沉淀,这些物件不仅限于单纯的造型和审美的价值,而是渐渐成为这个城市文化历史和建设进程的图像补遗。

“这些都是国货,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包装,有很多民族文化艺术元素蕴含其中,希望给现在的年轻设计师们一些借鉴与启发。”姜庆共表示,自己想展现的,不仅是在奋进岁月中各行各业所作出的奉献和努力,还想让大家关注城市文化历史,以及“设计”所呈现的时代精神与审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时代花火·岁月徐汇 设计文献展”社区巡展将持续至10月底,在康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展览结束后,还将至天平街道、长桥街道、徐家汇街道、斜土街道、湖南街道进行巡展。

记者:王永娟、张洁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