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前线的两军火力对比状况极可能发生了剧烈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俄军来说十分不利。

路透社发表文章称,乌克兰军队已经克服了“炮弹饥荒”,一支乌军部队的指挥官告诉路透社记者,尽管还存在军事人员严重短缺问题的,但随着西方军事援助的陆续到来,乌克兰炮兵现在已经不用像以前那样执行严格的弹药配给了,而是可以火力全开,这成为了俄罗斯军队近期人员损失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俄罗斯军事记者斯拉德科夫也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了类似信息,他表示俄乌两军在前线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说三天前俄乌两军的火力对比是10:1的话,那现在俄乌两军的火力对比变成了3:20,俄罗斯军队每发射3发炮弹,对面的乌克兰军队就能发射20发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无法证实路透社和斯拉德科夫透露的信息,我们只知道随着4月份美国新援乌法案生效通过,大量美国军事援助正不断送往乌克兰,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刚刚,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该国主导的炮弹计划中的第一批炮弹已经在不久前运抵乌克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方正在不断扩大炮弹产能,继此前向莱茵金属下单了高达85亿欧元的155毫米口径炮弹后,德国国防部在当地时间6月25日又跟“代傲防务”和“纳莫·劳福斯”签署了一份创纪录的框架合同:花费150亿欧元购买235万发155毫米口径炮弹,每枚炮弹单价高达近6400欧元,这些炮弹将提供给联邦国防军、乌克兰以及所有北约合作伙伴。

《世界日报》则报道称,通用动力军械和战术系统公司位于梅斯基特的新炮弹工厂,其第一条生产线将在今年秋天全面投产,这个工厂有三条土耳其Repkon公司提供的生产线,目前,土耳其技术人员正在完成第一条生产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已经开始了第二条生产线的相关工作,三条生产线完全投产后,这个工厂将具备月产30000枚155毫米口径炮弹弹壳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向乌克兰提供炮弹等军事援助外,西方支持者们还在帮助乌克兰改善其后勤供应工作。CNN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很可能即将签署命令,允许美国防务承包商到乌克兰工作,主要是装备的维护和维修,“这将极大地增强乌克兰军队的后勤保障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沙尼亚等国则试图直接向乌克兰派兵,目前正在讨论中,这些外国军队进入乌克兰并不是直接上前线与俄罗斯军队作战,而是从事后方工作,其中的重要部分就是接管乌克兰军队的后勤工作:在北约眼中,乌克兰军队的后勤工作不够高效,如果北约能接管后勤工作,乌克兰军队的作战能力会大幅提升,北约在现代军事物流供应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那么,俄罗斯军队的炮弹供应如何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普京总统刚结束的亚洲之行中一窥端倪,试图从亚洲国家那里获得更多的炮弹和火炮。

此外,卫星图片显示,不仅仅坦克和装甲车,在火炮储备方面,俄罗斯军队很可能也即将耗尽。

谷歌地球刚刚更新了位于巴塔雷纳亚的俄军第109储存基地的卫星照片,通过与2022年开战后的一系列卫星图片对比,发现该基地自开战后,平均每个月都会有17.5门牵引式火炮消失,但从2023年5月以来,就不再有任何变化了。卫星图片还显示,第109基地出现了大堆废料,推测是从火炮上拆下来的废弃零部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析人士推测,作为俄军重要的火炮储存基地,第109基地很可能已经耗尽储备了,尽管卫星图片上还可以看到一些牵引式火炮,诸如41门2A36式火炮,其中20门看起来相当完好,但实际情况或许已经不具备修复价值。

至于其他基地,卫星图片显示,很多俄军储备基地,诸如卡拉巴赫附近的一个小型基地、第1295基地,则已经被完全清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就是我们从公开报道中看到的俄乌两军地面火力最新变化,如果这些变化确实发生了的话,再加上西方针对俄罗斯军工业的制裁等措施,很多事或许就能说得通了,比如为何克里姆林宫现在急着要谈判,不过,乌克兰明确表示了,不会出卖领土和主权完整,谈判可以,俄罗斯军队撤出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全部占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