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6月26日,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展——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IE expo Chengdu在四川天府新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环境污染治理产业基础上融合绿色低碳产业,围绕水与污水处理、给排水系统、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废气治理、环境监测与检测、碳中和技术等八大环保领域展开交流分享,探索西部绿色发展新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本次环博会举办地四川天府新区,坚持筑牢生态环境保护“铜墙铁壁”,护好蓝天碧水净土,推动发展和生态相融相促。

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以公园城市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产品供给,系统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着力塑造宜居宜业、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

据了解,2023年,四川天府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主城区(5+2)第一,锦江水质已达Ⅱ类、鹿溪河水质达到Ⅲ类,四川天府新区城市水质同比改善幅度达5.88%。兴隆湖,观测记录鸟类达181种,连续3年观测到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已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水鸟越冬栖息地。2023年11月,兴隆湖生态系统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公园与公共空间”类别杰出奖和“绿色基础设施”类别荣誉奖,被认为是实现公园城市建设使命、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与湖泊共荣共生的最佳实践范例之一。2023年,四川天府新区位列全国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圈支撑产业圈,宜人的生态环境吸引高水平产业投资和高品质商业发展,四川天府新区不断丰富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隆湖畔的栈道。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兴隆湖东侧,成都科学城在自然山水中迸发活力,成都科创生态岛、中科院成都分院、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生长,汇聚创新动能,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四川天府新区已形成了以1个国家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室为核心的实验室体系,落地2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4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了“中科系”“中核系”等27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总体呈现出战略科技力量集群布局的良好态势。

麓湖国际社区,依托麓湖良好的生态基底资源,构建了“国际水镇—岛屿IP—区域中心—社区商业”商业空间,植入“公园+体育”“公园+文创”“公园+音乐”等融合业态,打造成为“会呼吸”的森系街区和“自然野生花园式”独栋商业集群,建成总自然绿化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公园式商业区。

以人居环境为核心,融入“生态、开放、包容、秩序、活力”复合元素,形成“独栋+湖面+花园”的特色场景,吸引了时尚零售、生活美学等60余个热门品牌入驻,呈现“生长在花园里的时尚文化社区”消费场景,满足了市民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麓湖国际社区。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是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公园城市先行区,四川天府新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新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