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王千雪)6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月1日到6月20日,全市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37起、死亡140人,同比2023年减少14起17人,分别下降9.3%、10.8%,实现了双下降;其中,道路运输事故97起、死亡98人,同比2023年减少14起18人,分别下降12.6%、15.5%;工矿商贸事故38起、死亡40人,同比2023年增加1起2人,分别上升2.7%、5.3%;铁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2023年减少2起2人,均下降66.7%;特种设备事故1起。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本市全面开展"4·18"事故整改专项督察和安全生产明查暗访。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4·18"事故整改专项督察。二季度延伸督察区级部门、街道乡镇29家次,抽查企事业单位71家次,发现安全生产和火灾问题隐患近400项。组织开展燃气管线带病运行和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行业领域明查暗访13次,抽查单位34家,发现隐患97项。

同时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二季度,完成国务院安委会考核巡查和明查暗访反馈全部问题整改,共计罚款34.2万元,并向市纪委市监委移送问题隐患清单。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宣贯工作,制定印发《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实施方案》。据统计,截止6月20日,各区各部门累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616次,培训10万余人次。

推进"企安安"信息系统优化升级。优化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指标监测、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等四大功能。截至6月20日,"企安安"系统记录企事业单位场所台账43万家,完成自查场所39.1万家,部门检查场所37.9万家,发现隐患72.8万项,隐患整改率达到99.81%。

据市应急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云飞介绍,夏季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期。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有关内容,市安委会办公室近期制定印发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旨在推动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强化"一件事、全链条"管理,切实提升全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