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中,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这是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取保释放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后不代表没事了,案件通常有以下三种可能的走向。

1、撤销案件:经过侦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可能会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撤销案件意味着案件终结,被取保候审人不再受到刑事追究。【上海刑事辩护,搜:柳向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保候审后案件走向

2、移送审查起诉: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检察院可能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提起公诉,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3、不起诉: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作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种情况。不起诉意味着被取保候审人免于被提起公诉,但其中的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人民检察院仍可依法对被不起诉人进行训诫,并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建议有关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刑事律师

注意事项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如不得离开指定区域、随传随到、不得干扰证人作证等。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并重新采取拘留或逮捕措施。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发现被取保候审人有社会危险性,或者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执行机关可以依法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批准,变更强制措施,予以逮捕。

解除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案件被撤销、不起诉、判决无罪后,应当解除取保候审,退还保证金。【上海刑事辩护,搜:柳向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