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导临

王淬成 2023.7

褚遂良,公元596-658,钱塘(今杭州)人,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褚亮为隋朝东宫学士,初唐在李世民麾下的秦王府任文学侍从。褚遂良出道之后一直在唐朝朝廷为官,太宗时,初任秘书省秘书郎,后迁升起居郎,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等职,至高宗时,一路迁升至吏部尚书(如同现中央组织部长),封河南县开国公,故世称“褚河南”。后因竭力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被贬,658年死于任上: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

褚遂良早年向史陵学书,后兼学欧阳询、虞世南,所以他早期的书法作品其结体似欧阳询,用笔近虞世南,并时而流露出汉魏隶法的笔意。褚遂良在书法上勇于改革、善于变新。他三十七岁任起居郎时,唐太宗令他参与整理皇宫内府所藏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真迹,褚遂良经过整理,编辑出了《王羲之书目》正书5卷共40帖,行书58卷共360帖。在编辑过程中,他对王羲之书法真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硏究对比,吸取其精华,大大促进了他前期书风的改变,后期书风的形成。646年,即50岁时,褚遂良的书风逐步倾向于圆转、华美、宽博、疏朗,用笔由方向圆过渡。58岁时写的楷书《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代表性书作。他在该书作中创造和运用了一套全新的楷书笔画和结体。用笔方圆兼备,隶意、行意交织,直中带曲,痩劲轻盈;其结体中宫收紧,四方散开,于紧密中求变化,寓飞动于庄严之中,舒展大方,俯仰有情。

对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怎样临习呢?

一、认准其笔画特征,找出其有特征的笔画

褚遂良在《圣教序》中的笔画特征可以用24个字概括:痩劲挺拔,笔力中含,直中带曲,舒展大方,隶行入楷,变化多端。下面我把具有这24字特征的九种具体笔画一一列出,供读者临摹,大家一定要把它们写得很像很熟。

1.长横腰要细:如“其”字的下横(见图1.1),“者”字的中横(见图1.2)。

2.短横要上扬:如“其”字的两中横(见图1.3),“天”字的上横(见图1.4)。

3.长竖钩要曲挺:如“控”字的左竖钩(见图1.5),“则”字的右竖钩(见图1.6)。

4.左竖上尖圆:如“宙”字的下左竖(见图1.7),“品”字每个口字的左竖(见图1.8)。

5.长撇(斜或竖)有回锋:如“形”字的左撇(见图1.9),“梦”字的下折撇(见图1.10),“及”字的左撇(见图1.11)。

6.捺脚要肥大:如“大”字的右捺(见图1.12),“之”字的的捺画(见图1.13),“良”字的捺画(见图1.14)。

7.长捺(平或斜)一波要三折:如“天”字和“及”字的斜捺(见图1.15及1.11),“遵”字的平捺(见图1.16)。

8.长撇(竖或斜)多兰叶:如“釐”字的下左撇(见图1.17),“神”字的左撇(见图1.18)。

9.弯钩钩脚宜宽博:如“地”字的右竖弯钩(见图1.19),“况”字右下竖弯钩(见图1.20)。

二、认准其结字的特点,找出其结字中有特点的部首或单字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结字的主要特点可用“美女婵娟,典雅华丽,收放开合,秀中带刚”16个字形容,而具有上述特点的部首或单字大体有下述六类,大家一定要记牢写熟。

1.口字下横托右竖:如“故”字的口字(见图2.1),“知”字的口字(见图2.2)。

2.多横底画右下沉:如“皇”字下横(见图2.3),“虽”字右下横(见图2.4)。

3.字中长横要伸展:如“者”字第二横(见图2.5),“其”字下横(见图2.6)。

4.并竖之右向下伸:如“其”字的右竖(见图2.7),“靚”字见旁的右竖(见图2.8),“显”字页旁的右竖(见图2.9),“当”字田部的右竖(见图2.10)。

5.马字下横左出头:如“驰”字的马旁(见图2.11),“憑”字上部的马字(见图2.12)。

6.三画、四画相交不同心:如“不”字四画交汇处(见图2.13),“天”字下三画交汇处(见图1.4), “春”字字头下部三画交汇处(见图2.15),“林”字两个木字的四画交汇处(见图2.16),“者”字字头下部三画的交汇处(见图2.17),“迷”字走之内米字的四画交汇处(见图2.18),“福”字左边旁四画交汇处(见图2.19)。

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如果我们把上述九种特征笔画和六种部首和单字都写得很像很像了,而其他笔画和部件也都写得比较好了,这时我们写出的楷体字十之八九就会像褚遂良楷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