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藏,心之所向。

每年的七月份,都是川藏线上骑行人数最多的时候。

宁波女孩许鑫燕,曾经也是这条路上的一名骑行者。

2013年,24岁的许鑫燕带着仅有的2000元和借来的山地自行车,义无反顾的开始了西藏的独行之旅。

不幸的是,带着信仰出发的她,却与这个世界失联了。

许鑫燕穷游西藏的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克服各种困难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她为什么又去了计划之外的墨脱?

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景,吸引着一个又一个的骑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从小的热爱

1989年出生在宁波的许鑫燕,跟其她女孩不同,她从小就活泼开朗,热爱运动。

她身体素质高,体能好,并且一直坚持锻炼,一直都是学校的运动健将。

每次学校的运动会上,都能看到她矫健的身姿。

不管是跑步还是跳远,或者是其他的运动项目,都有她参赛的身影。

她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也赢得了周边人的认可,因此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运动的坚持和热爱。

2008年,许鑫燕考上了大学。

大学期间,不善言辞的她与同学舍友的交际较少,更多的时间是骑行去校外散心,去周边风景好的地方游玩。

在一次又一次的旅途中,她爱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处。

山水途中的美景,让她眼界开阔,心情舒畅,与此同时,她的见识和胆量也大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渐渐地,她不满足于只看身边的风景,她想去更远的地方,见识更广阔的风景,挑战更勇敢的自己。

除了旅游,她还爱上了户外运动。

徒步、爬山、骑行,她不断地尝试着各种户外活动。

节假日的许鑫燕,不是在做兼职的路上,就是在旅行的路上。

她利用闲暇时间,浏览各种旅游的攻略。

尤其是圣洁而神秘的西藏慢慢在她的心里种下了种子。

2012年6月,大学毕业的许鑫燕在宁波找了一份工作。

微薄的工资虽不足以支持她的西藏之行,但她也没有因此没有停下旅行的脚步。

2013年端午节假期,像往常一样,许鑫燕约了三五好友,开启了安徽牯牛山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的户外经验和锻炼,使得她把同行的伙伴落在后面。

大家都一脸疲惫,表示追不上许鑫燕的脚步。

而此时的许鑫燕,依旧精力充沛,朋友们都打趣的称她为“沙漠中的骆驼,不知疲倦。”

在休息的时候,她遇到了几位从西藏徒步挑战归来的旅行者。

大家口中巍峨的雪山,壮丽的湖泊,风景绝美的川藏线,以及骑行和徒步对自身的挑战,无一不燃起许鑫燕心中的游藏之心。

她一边爬山,一边向“同道中人”请教去西藏需要做哪些准备。

犹豫再三,她还是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去一趟西藏得花多少钱?”

“那要看你怎么消费了,不少人去那边都是穷游。”

听到旅行者的回答,她心里暗暗的想:穷游吧,做好攻略,凭着自己平日里徒步和骑行的经验,他们能做到的,我应该也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去之后,许鑫燕做了一些骑行西藏的攻略,并向朋友和家人说出了自己准备骑行西藏的计划。

但是这一决定却遭到了朋友跟家人的一致反对。

没有充足的准备和专业的技能,一个女孩独自骑行318川藏线,危险重重。

但是大家的反对,依然没能阻止这个冲动、自信的女孩。

此时的许鑫燕,并没有意识到独自骑行旅游会遇到的风险。

她满心都是对大自然的好奇,对骑行西藏的憧憬,以及对自己极限挑战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追梦的旅途

2013年7月,许鑫燕毅然辞去工作,带着毕业后攒下的2000元和从朋友那借来的山地自行车,开启了自己的追梦之行。

许鑫燕的规划是从成都出发,骑车走西藏的318国道,最后到达拉萨。

这条318国道素有中国最美公路、景观大道之称。

一路上可以看到高原、湖泊、平原、密林、雪山、草原等独特的景色,这也是大多数骑行西藏的驴友选择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条川藏线,吸引人的不仅仅只是绝美的景色,还有充满冒险和未知的路程。

这条路挑战难度极大,即使是成熟的骑行爱好者也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成功抵达拉萨。

对于许鑫燕这样独行的女孩来说,这条线路自然没有想象中友好。

才刚到成都,许鑫燕的自行车就丢了。

这出师不利的旅行似乎在提醒她应该放弃这次骑行进藏的计划。

但思考过后的许鑫燕并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之旅。

她咬牙拿出自己一半的积蓄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带着简单的行李,重新开启了这趟骑行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路上,大打折扣的经费、暴雨、高原反应等都是对她的挑战。

但当她踏上318国道的时候,路上绝美的风景和新奇的体验都让许鑫燕无比激动。

她不时的在驴友群里分享旅途照片,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在美景的衬托下,眼前节衣缩食的生活根本不足挂齿。

为了解决经费的问题,许鑫燕仍然需要一边打零工赚取生活费用,一边骑行去拉萨。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大概过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许鑫燕终于到达了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一镇比较繁华,多数驴友都会选择在此修整并且补充一些物品。

许鑫燕也准备在这儿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出发。

这一路虽然艰辛,但是沿途震撼的风景,新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都让她十分开心。

这段骑行之路让她又完成了一次历练,也让她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决定。

在八一镇住宿的小旅馆中,许鑫燕认识了两名驴友——小柳和小田,交谈后得知他们接下来准备徒步到墨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墨脱,地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地方。

曾经就有人说过“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走过去墨脱的路,这世间就没有难走的路了。

墨脱用他的美景和惊险,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徒步者。

许鑫燕的规划里本来没有墨脱,但听到小柳和小田准备去墨脱的时候,她心动了。

她知道墨脱之行无疑是一次勇敢者的挑战。

许鑫燕心想:318的骑行那么难,我都到达了。这一路的各种困难,我都是一个人克服的。现在还有两位男性驴友可以一起同行,路上可以相互照应。既然来了,就去看看吧。去挑战一下这个全世界最难抵达的地方。这样的旅行,错过这次,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有机会。

跟随着自己的心,许鑫燕和两个小伙伴相约一起结伴而行,开启了这场勇敢者的徒步之行,但她没想到这是一次回不了家的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消失的生命

墨脱县曾经是全国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因为地势隐蔽,墨脱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

想要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双脚长途跋涉,才能到达。

而且正常情况下徒步到墨脱不仅需要购买290元的门票,还要聘请当地向导。

当时许鑫燕一行三人经济拮据,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走常规的路线,而是选择了网上驴友提供的免费路线。

8月17日晚上8点多,三个人趁着夜色进入派县,随后找了一辆拖拉机,把他们拉倒了松林口。

从松林口出发,需要翻过4200米的多雄拉雪山,再走上长达30公里的路到达汉密

徒步28公里后到达背崩,最后才能到达墨脱,整个行程大约需要4天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23号,驴友群里和许鑫燕的各个社交平台都没有许鑫燕的任何消息。

驴友“暖暖”在网上发布了寻人启事,并且放了许鑫燕的照片,以及她和小柳、小田进入墨脱的详细过程,希望途中有人可以联系到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林芝市米林县公安局也接到了报警,先后一共派出了四批救援队,多达200人参加了搜寻。

之后许鑫燕的父母也赶来等待女儿的消息。

直到8月27号晚上,事件才出现转机。

与许鑫燕同行的小柳突然出现,向客栈的老板求救。

根据小柳讲述:“他们在翻过了4200米雪山之后,进入原始森林,这里地形复杂,树林茂密,很快他们就迷失了方向。

8月22日,他们困在原始森林已经四天了,为了找到食物与水源,他们决定分头行动。”

小柳休息好之后带了救援分队去搜救,救援时只在一条不知名的河边看到过两人生活过的痕迹,但始终没有找到许鑫燕他们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他们走失的地方面积较大,地形复杂,天气状况也不好,经过长时间的搜救,搜救队的食物跟体力也消耗尽了,最终,搜救工作陷入停滞状态。

小柳幸运的走了出来,但是许鑫燕和小田,至今下落不明。

美丽而神秘的大自然,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征服。

大自然予了我们生命和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我们绝不可以低估它的风险。

许鑫燕乐观开朗,坚韧,遇到困难不退缩,有着冒险精神和坚韧的毅力,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品质。

但是盲目的预估自己的能力,在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没有专业知识、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去探险,是不明智的行为。

许鑫燕一时的冲动决定,不仅毁了自己的大好年华,也将无尽的悲痛留给了家人。

她是怀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去的,但是没有做到理性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每年都会有10到30万不等的人们骑行于川藏线上。

小编在此呼吁这些“驴友”在骑行川藏线之前,一定要进行专业的体能训练;在骑行中要带好必要的救援物资,最好结伴而行;出发前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巧;一定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下前行。

生命是人存在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生命其他一切无从谈起。

户外旅行,是可以激发潜能,锻炼意志力,但是在征服的同时,不要忘记敬畏。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方可行的更远,看的更广。

世界那么大,在逐梦的路上,我们都应当心怀敬畏,持戒而行。

修的一颗敬畏心,看的世间好风光。

穷游女孩许鑫燕的故事,是对自由与冒险的颂歌,也是对生命的深刻警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气与理智并重,方能抵达心中的远方。

追求梦想的路上,不要为了逞一时的英雄,而放弃理智的判断。

如果以生命为代价,那么旅行的意义何在?只有拥有生命,我们才可以去爱,去经历,去感受,去追寻梦想。

-End-

作者:桃子

编辑: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