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叶青酒泡制技艺传承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贮配一厂配置车间高级技师郝持胜带来了关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露酒价值需深入探索

数据显示,2022年露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62亿元,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已超越了黄酒和葡萄酒,是继白酒、啤酒之后的中国第三大酒种。在酒业整体增长率仅为5%的情况下,露酒保持着年均30%的高速增长。预测到2030年,露酒的市场规模可达2000亿元。从以上信息可以得知,露酒市场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

“露酒不是药酒,少喝对身体好,但很多人不知道。”郝持胜说道。中国露酒是在中医药“药食同源”“医酒同源”的主张下,孕育出的独具东方传统健康理念的酒种。露酒最早源于商朝,在宋朝达到鼎盛期,一直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竹叶青酒就是露酒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古老的养生名酒,宋代时“竹叶青曲法”就已广为人知。明清时期,得益于杏花村日益精湛的酿造技术和得天独厚的酿造条件,竹叶青酒成为了宫廷喜爱的名酒佳酿。据《北京志》记载,“明代宫廷设御酒坊和酒醋面局,著名的御酒有竹叶青酒和长春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也曾提出,露酒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技艺传承,包含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酒与药的融合认识和实践,讲述了从“大粮食观”到“大食物观”转变下的品质升级。

随着传统露酒酿造工艺的发展,健康、养生的独特物质和文化内涵逐步凸显。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的露酒酿造技艺尚无一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因此,当前中国露酒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

郝持胜认为,近年来,通过行业的整体努力,从物质层面,基本明确了露酒的功能属性、风格特征和工艺特色。但是,如何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还需要下大功夫去探索。

在露酒酿造技艺的传承上,大多也是往往是简单抱着工艺标准去操作,或通过自学来掌握了各种药材药理药性,并把所学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再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但这种传承方法效率较低。

基于以上缘由,郝持胜指出露酒酿造工艺的传承最重要的是理念与文化的传承。无论是“药食同源”的核心理念,还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是露酒传承的重中之重。

02

传承与保护正当时

作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竹叶青酒泡制技艺的传承人,39年来,郝持胜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他认为,露酒凭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一无二的高雅品质,应该走入更多人的视野,更应该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为消费者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汾酒三大品牌之一的竹叶青,始终坚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健康理念,是中国唯一坚持“纯植物草本”的健康名酒,曾荣获三届国家名酒、五次国际金奖,2024年“竹叶青”品牌还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同时,竹叶青酒还凝结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智慧与精神力量。2009年竹叶青酒泡制技艺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1948年汾酒厂恢复竹叶青生产开始,一代代竹叶青的传承人始终坚持“报国、诚信、创新、开放、坚韧、儒雅”的汾酒精神,跟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勇毅征程。

基于这些对露酒的研究和认识,郝持胜希望政府、社会各界能加大对竹叶青酒等露酒酿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并针对露酒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精心守护,加大对竹叶青酒等传统酿造技艺申遗的支持力度。希望政府、社会各界能加大对竹叶青酒等露酒酿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整理历史及当下的传统工艺要诀,系统梳理技艺,做好工艺规范、技法构成、技艺步骤等经验的整理。同时,能以相关学术研究作为保护实践的支撑,对有关工艺技法和经验构成进行知识谱系的梳理和研究。

二是挖掘价值,升华蕴含的文化内涵及精神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建议充分挖掘中国露酒背后的多重价值,让传统露酒文化活起来,从物质生产向文化建构深化,向精神上积淀与升华,通过深挖历史传承、匠心精神与技艺品质,聚焦历史事件、着眼具体人物、解读关键细节,形成独特的价值表达。同时结合新时代需求,在传统饮用文化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科学的饮用文化体系。

三是与时俱进,构建系统、完善的传承体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这一点在中国露酒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建议露酒行业在政府指导下,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与传统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非遗传承,关键是在传人。懂露酒的传人,一定要具备中医学知识。要依托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建立相关课程群,完善教学内容,细分知识,剖析缘由,明确精髓,丰富露酒酿造工艺传承的知识基础。

郝持胜还强调,“露酒和白酒一样,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精神价值。”

“我一直就干这个。”正是因为像郝持胜这样的传统技艺匠人,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以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的工作态度,始终保持匠心和品质追求,才有了如今熠熠生辉的千年民族品牌“竹叶青”、蓬勃发展的露酒产业、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露酒发展会迎来新的春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