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王锡斐)6月26日,在江苏“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现场,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就“苏州如何集聚融合全球一流创新要素资源”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回答记者提问(央广网发 濮建明 摄)

央广网:开放型经济是苏州的鲜明特征之一。新时期新形势下,苏州如何用好开放“法宝”,集聚融合全球一流创新要素资源?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新时期新形势下,苏州主要做好3件事。

第一件事,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CPTPP、RCE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数据自由流动、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借鉴先进规则,努力为创新提供足够的机制保障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DEPA框架下,我们围绕跨境数据流动、商贸便利化、国际航运信息交换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编制形成跨境数据分级分类管理规则指引,并于今年1月上线“苏数通”数据出境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一批高科技企业数据跨境流动的需求。依托自贸片区的先行先试,我们目前已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210项,围绕生物医药开展全产业链制度集成创新,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深化高水平开放为核心,努力在行业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加强与国际接轨,深化与全球大院大所、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在财政科技计划申报、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等方面支持外资企业平等参与,努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第三件事,优化开放环境。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我们在出入境、人才引进、医疗保障、居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软服务”,为外籍人士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提高外籍人士聚集区域的外卡受理能力和现金支取、兑换服务水平,针对短期境外来苏州人士,创新推出移动支付工具Su-Pay,实现“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让外籍人士支付不“见外”。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在支付、出行、子女教育、社会融入等方面完善举措,让外籍人士在苏州乐享生活、创业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