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应按规定回收、销毁的过期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下称“麻精药品”),因管理不善流入吸毒人员之手。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检察院及时引导侦查,成功指控一起医疗从业人员贩卖毒品案,并研发法律监督模型,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堵塞管理漏洞。

近日,记者采访了办案检察官,了解检察机关延伸办案职能,推动源头治理的情况。

报废麻精药品转了几手流向吸毒人员

2023年2月16日,六盘水市公安局钟山分局抓获了吸毒人员陈某。据陈某交代,2022年9月,他因患病到六盘水某医院急诊科就诊,与急诊科医生徐某相识,之后他向徐某提出私下购买盐酸吗啡注射液等麻精药品。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明知陈某系吸毒人员的情况下,仍将盐酸吗啡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等国家严管的麻精药品,以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格贩卖给陈某。

随后,公安机关将徐某抓获,徐某对贩卖麻精药品给陈某的行为供认不讳。经查,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两人共计交易50余次,徐某收取毒资5.2万余元。因该案涉及新型毒品,2023年2月21日,公安机关邀请检察机关依法介入。

“对扣押的麻精药品产品说明书进行全面解读并随案移送”“盐酸吗啡注射液属于一类精神药品,徐某只具有开具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加大对徐某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审讯力度,查清涉案麻精药品的来源”“调取徐某个人档案信息、门诊记录、医师资格等证据”……钟山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20余条引导侦查取证意见。

随着侦查工作深入推进,案件事实逐渐浮出水面,也暴露了该医院在麻精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经查,黄某某(另行处理)在该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工作,负责收集、储存医疗废弃物。黄某某在工作中发现一些报废麻精药品包装完好,就将盐酸吗啡注射液单独存放,还送了3盒给同为后勤工作人员的袭某某(另行处理)。徐某得知黄某某、袭某某存有盐酸吗啡注射液后,谎称病人需要,向两人购买了该药品,转而卖给陈某。同时,该医院工作人员杨某(另行处理)利用在药房工作的便利,在徐某没有二类精神药品地佐辛注射液处方权的情况下,私藏药品后向徐某出售。

2023年6月,钟山区检察院依法以徐某涉嫌贩卖毒品罪提起公诉。2023年10月,钟山区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3万元。

研发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类案监督线索

“麻精药品涉毒案件不同于普通毒品案件,药品往往来源于医院、药店等具有合法资质的机构,主要是监管不规范导致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办案检察官介绍说,早在办案之初,钟山区检察院发现该案暴露出的药品监管问题后,就着手研究麻精药品监管法律监督模型。

检察机关与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协作,全面收集麻精药品批发、进购、使用、销毁、患者信息、处方、疾病名称、用药单位、用药医师、吸毒人员信息等65万余条数据,形成基础数据资源。

在麻精药品领域专家的协助下,钟山区检察院从台账管理不规范、疾病与用药不相适、用药剂量远超规范用量、吸毒人员大量用药等方面,分析形成了含犯罪线索、监管乱象、人员违规等有关数据比对碰撞规则30余条。

通过运用法律监督模型比对、分析,钟山区检察院共发现疑似非法提供麻精药品、贩卖毒品、药品滥用、医疗机构不规范操作、卫生健康部门监督不力等问题线索45条。公安机关经核实,顺藤摸瓜打击跨省寄递麻精药品涉毒犯罪3件6人。

制发检察建议助推源头治理

“该医院开展的法律知识培训大多与职务犯罪预防、民法等有关,未开展过麻精药品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导致部分人员对私自出售麻精药品的危害后果认识不足。虽然建立了麻精药品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到位,如没有专门处方违规借用药品……”如何从源头上防止麻精药品从医疗机构等流入市场,钟山区检察院认真梳理了办案中发现的问题。

钟山区检察院将问题反馈至六盘水市检察院。2023年7月,六盘水市检察院向该医院制发了检察建议书,提出“强化麻精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深入对麻精药品监管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对麻精药品的日常监督管理”等建议,还选取相关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7月,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两级检察院到涉案医院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并开展警示教育。

该医院接到检察建议后,立即进行整改,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建立完善11个环节的工作机制,引进麻精药品智能柜,实现该类药品入库、领用、返还全流程管理,并对发现的有违规行为的4名相关人员解除了劳动合同。2023年8月,该医院向六盘水市检察院回复了上述整改情况。此后,六盘水市检察院联合钟山区检察院多次跟踪了解,确保相关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丁艳红 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