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健身瑜伽、美容美发、早教兴趣班等预付式消费经营者卷款跑路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中不乏一些知名连锁品牌。

据海峡网报道,近日,福州知名亲子游泳培训机构觅蒙体智能亲子游泳的3家门店一夜关闭,老板失联,消费者退款无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机构闭店前夕还在做618大促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海峡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闭店前一天还在618促销

第二天老板失联

觅蒙体智能亲子游泳馆是一家面向0-12岁婴幼儿以及儿童的游泳机构,在福州深耕多年,有着良好的口碑。目前有台江、晋安以及大榕树店三个校区,会员人数众多。6月19日,家长们发现觅蒙的三家门店同时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店公告,图源:海峡网

记者先后前往福州觅蒙晋安校区和台江校区,发现这两家店都是大门紧锁,玻璃门上贴有“致家长一封信”和“致员工一封信”,信中内容基本一致,均是对家长和员工道歉,表明“由于近期福州其他品牌接连倒闭,导致整个市场客户端口丧失信心”“多年疫情导致经济不景气”“入不敷出,苦苦支撑至今”“实在没有能力继续运营”等,通知2024年6月19日起,3家门店停止对外营业。

据987私家车广播报道,多位家长称,觅蒙的三家门店(台江/晋安/仓山校区)在倒闭前一天即6月18日仍在正常营业中,销售甚至还在对“618参团活动”进行促销,许多会员续费上万元。直到19日上午,员工上班时才发现门店未开,老板池某俊也已联系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987私家车广播

发现闭店后,多位家长第一时创建维权群,在群内接龙登记剩余课时、涉及金额等情况。目前,三家店累计涉及金额约515万元。

记者联系上觅蒙台江校区一位被拖欠工资的吴教练(匿名),他表示,自己和店内多数员工被拖欠了3个月的工资。目前,他们已申请劳动仲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员工称原高管集体跑路

两家门店闭店前几天刚做股权变更

据海峡网报道,记者通过维权群内消费者提供的电话联系到了福州觅蒙台江校区的教练主管,该主管告诉记者,觅蒙台江校区之前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并没有出现亏损。“我们3家门店的员工与消费者一样都是受害者,每个员工均被拖欠1至4个月不等的工资,原本指望着暑期能做一波业绩,结果却一直被老板蒙在鼓里。我在闭店前一天晚上还上课到9点才下班,门口的两封信应该是半夜找人贴上去的,直到第二天早上大家才发现,然后4、5个公司微信群全被解散,几个老板都联系不上,微信不回电话不接。”

该主管向记者透露,福州觅蒙的原高管就在前两天集体跑路,找来顶替的法定代表人店内没有一个员工见到过此人,猜测其为失信人员,也就是“职业闭店人”找来当“接盘侠”的。“我们员工已经组织起来申请劳动仲裁,希望能拿回自己的血汗钱,消费者剩余课时的问题也没法处理。”

据“987私家车广播”报道,公开信息显示,觅蒙的三家门店所属的公司——“福州仓山区精灵海健身服务有限公司”“福州台江区美妙健身服务有限公司”“福州晋安区德芬健身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均在6月17、18日由池某俊变更为另一法人刘某刚,相关人员均已联系不上。

消费者们怀疑,此次闭店是职业闭店人的系列操作:先暗中变更法人和股权、缩减注册资本,更换股权结构,以便在法律上确立新的经营主体,避免原老板因为店铺的债务问题而受到法律追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最新进展

据987私家车广播报道,事情发生后,觅蒙诸多家长前往福州市台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寻求帮助。台江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体育局曾下发《关于规范“婴儿游泳馆”市场管理问题的函》,该信函中曾明确表示,“婴儿游泳馆”的许可和监管无法可依,相应的安全义务和责任问题应由双方在民事合同中进行约定,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种情况下已经明确了,只能根据民事合同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两个法律去找他们。如果有需要帮助的,我们也会帮你们沟通其他部门。”

记者了解到,目前,觅蒙三家门店闭店事件已经由派出所介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为“职业闭店人”?

为什么消费者和员工都怀疑福州觅蒙此次关门与“职业闭店人”有关?何为“职业闭店人”?相关报道显示,“职业闭店人”是指那些有意关闭企业的人,他们通常以各种手段获取企业的控制权,然后通过精心策划的操作将企业推向破产,最终逃离责任。

记者咨询了福建协同律师事务所陈永涵律师。陈律师表示,福州觅蒙在闭店前变更股权又大量收取预付费的这番操作,疑是“职业闭店人”利用“职业背债人”让原来的经营者“卷款跑路”“金蝉脱壳”,已经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们联合起来,收集证据,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去楼空,电话不通?

起底预付式消费背后真相!

一直以来,美容美发、培训、健身、餐饮购物的商家都爱搞预付式消费,但货不对板,甚至商家闭店跑路案例频繁出现。到底什么算预付款消费?商家跑路了如何维权?消费者如何避免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 海峡网、987私家车广播、21财料等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21君荐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